我省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亩均节水超三成

1728445154146-hnfb.jpg

河南手机报记者 周玉筝

10月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从7个方面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其一,在城市。郑州、开封、焦作、三门峡、安阳、信阳6市成功入选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重点城市,促进再生水利用率不断提升。

其二,在县域。河南省累计建成134个达标县域,达标数量居全国前列。

其三,在高校。累计建成节水型高校86所,建成率55%,超额完成40%的年度目标任务。

其四,在企业。累计遴选33个省级水效领跑者企业、2个园区,推荐创建12个国家级水效领跑者公共机构、3个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

其五,在项目。持续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河南省累计实施24个合同节水项目。

其六,在扶持。加强节水产业扶持,发放“节水贷”5.6亿元,新增合同节水管理项目34个,完成水权交易2.66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其七,在改革。区域综合水价改革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已完工程受益农村人口1200万人

黄河水润泽着耕地,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表现在供水能力明显提升。

据介绍,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实现通水,小浪底南岸、北岸灌区试通水,前坪水库灌区工程、故县水库灌区工程、昭平台水库扩容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开工建设,将有效改善沿黄区域农田灌溉用水条件。目前,河南全省94个县市推进农村供水“四化”,累计完成投资255亿元,建成水厂64处,已完工程受益农村人口1200万人。

此外,为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我省在开展农业节水增效工作上采取以下举措:

一是在山地丘陵区引导农民开展适应性种植,推广谷子、红薯等耐旱作物,特别是豫谷35、豫谷28等高产耐旱谷子品种,商薯19、普薯32等优质高产耐旱红薯品种,实现节水高效相统一。

二是大力推广发展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喷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全省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达到800多万亩,亩均减少灌溉用水30%以上。充分发挥墒情监测网络作用,发展测墒灌溉、科学灌溉,全省墒情监测点已达656个。

三是与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推广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机械。目前,全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8585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318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灌溉保证率达到80%以上。

下一步,我省将全力打造现代化高标准农田,2030年,高标准农田总面积累计达到945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内高效节水灌溉总面积累计达到5424万亩,通过加强田间节水工程建设,切实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责编:周志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