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图文 >> 内容

郑金硕:糖耐量试验:妊娠糖尿病的“天气预报”

糖耐量试验(OGTT,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的简称,俗称“糖筛”)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妊娠糖尿病诊断“金标准”,它就像孕期健康的“气象雷达系统”,能精准捕捉糖代谢异常的早期信号,为母婴健康提供关键预警。妊娠糖尿病特指在妊娠中晚期首次发现的糖代谢紊乱,不同于孕前已存在的糖尿病类型,其发病与胎盘分泌的孕激素、雌激素等抗胰岛素物质密切相关。临床数据显示,未经控制的妊娠糖尿病可能导致孕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等并发症,同时会增加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出生体重≥4kg)、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远期代谢疾病风险。因此,通过OGTT实现早期筛查与干预,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核心环节。

这项关键检查通常安排在妊娠24-28周进行,此时胎盘功能活跃,抗胰岛素物质分泌达到高峰,是糖代谢异常最易暴露的“临床窗口期”。检查前需严格空腹8-12小时(可少量饮用白开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进食),建议从前一晚10点后禁食。试验当天流程规范有序:医护人员会先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基础血糖值,随后指导孕妇在5分钟内匀速饮完含75克无水葡萄糖的300ml温糖水(部分医院提供橘子味等调味制剂以改善口感),之后分别在饮用后1小时、2小时采集血样(高危孕妇如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需加测3小时值)。整个过程需在安静状态下完成,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波动或进食其他食物干扰检测结果准确性,医护人员会在每次采血前核对孕妇信息,确保样本与检测项目对应无误。

诊断标准采用国际统一的妊娠糖尿病诊断切点:空腹血糖≥5.1 mmol/L,或1小时血糖≥10.0 mmol/L,或2小时血糖≥8.5 mmol/L,只要满足其中任何一项即可确诊。这些数值是基于大量临床研究制定的医学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细微差异(如部分机构采用75g与100g葡萄糖负荷的不同标准),但核心原则均以保障母婴安全为首要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血糖值处于正常范围但接近临界值时(如空腹血糖4.9-5.0 mmol/L),虽未达到诊断标准,仍需加强孕期血糖监测。

妊娠糖尿病的管理遵循“阶梯式干预”原则,首选生活方式调整:孕妇需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通常为30-35kcal/kg理想体重),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低GI)食物如全谷物、杂豆类,限制精制糖和高糖水果摄入。同时坚持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孕妇瑜伽等,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若经过2周规范生活方式干预后血糖仍不达标(空腹血糖≥5.3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6.7 mmol/L),医生会建议启动药物治疗,目前临床首选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因其不通过胎盘,对胎儿安全性已得到充分验证。

通过糖耐量试验实现妊娠糖尿病的早期诊断,配合科学管理可使母婴并发症风险降低50%以上。研究表明,严格血糖控制能显著减少巨大儿发生率(从15%-20%降至6%-8%),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低血糖风险。对于孕妇而言,这项检查不仅是医学诊断工具,更是孕期健康管理的“导航系统”——它帮助准妈妈了解自身代谢状态,学习血糖监测方法,掌握健康饮食与运动技巧,为产后长期健康奠定基础。因此,积极配合完成糖耐量试验,是每位孕妇对自身和宝宝健康负责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

糖耐量试验作为妊娠糖尿病诊断的关键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其通过精确检测孕妇糖代谢能力,不仅能及时识别妊娠期特有的糖代谢紊乱,更能通过早期干预显著改善母婴预后。从检查时机选择到流程规范,从诊断标准制定到阶梯式管理方案,整个过程体现了现代产科学对妊娠糖尿病管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对于孕妇而言,正确认识糖耐量试验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疗规范完成检查,是保障孕期健康、预防远期代谢疾病的关键一步。医疗团队也应持续优化检测流程,加强健康宣教,确保每位孕妇都能获得高质量的妊娠期糖尿病管理服务。

(郑金硕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产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手机报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手机报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