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实现经济质效和产业能级双跃升

  奋勇争先,商丘决战决胜“十四五”捷报频传:今年上半年,商丘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0%,全省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8%,全省第二。

  “十四五”以来,商丘市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着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统筹项目、创新与生态协同发力,实现经济质效与产业能级双跃升。

  产业链群发展成效明显。全市坚持制造业立市这一主攻方向,聚焦重点产业链,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一县一特色产业”格局持续壮大。超硬材料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5条产业链入选全省最具竞争力产业链30强、总数居全省第1位,集美数智产业园、雄富光电产业园、瑞柏化工产业园、福田智蓝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11个省级开发区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90%。中煤永城综合能源基地(总投资275亿元)、福田智蓝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地投产。

  创新驱动为产业升级注入核心动能。“十四五”时期,全市规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7.8%、16.6%,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5.8、7.4个百分点;今年新增108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0家省“专精特新”企业,8个5G全连接工厂、19家智能车间工厂、6家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入选省级名单,创新主体培育与数字化转型成效位居全省前列。

  商丘着力构建“3+4+N”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已形成食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超硬材料、工量具等1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全国每10台冷柜有1台产自民权、每10双休闲鞋有3双来自睢县、柘城金刚石微粉产销量占全国90%以上,“中国冷谷”“中国鞋都”“中国超硬材料基地”等品牌享誉全国。从重大项目落地到创新动能集聚,从产业链完善到产业生态优化,商丘正以系统思维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铿锵前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