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冷天气持续 总体缓慢升温
在冷空气的不断补充及晴空辐射的作用下,12月22日我市最低气温-4℃,再次创下今年冬季以来的最低气温,夜里寒意明显加重,显示出冷空气的深度渗透能力。
近段时间,虽然白天阳光灿烂,但是在冷空气的加持下,阳光对于升温起的作用似乎不大,最高气温也不断下滑,再加上风寒效应,体感寒冷程度进一步加深,出门基本上要戴上围巾、手套、帽子和口罩等。
新的一周,从整体趋势来看,这股冷空气已是强弩之末,势力逐渐减弱,影响也在减轻。在没有冷空气的情况下,随着白天阳光的持续照射,气温将在中午前后迅速回升。虽然本轮冷空气的主力已逐渐减弱,但后续仍有冷空气补充南下。根据预报,12月22日就有一股低槽加深带来的冷空气南下,中东部地区将受一定影响,但其整体实力较弱,降温幅度有限,主要表现为低温维持,并不具备进一步创新低的能力。也就是说,本周我市将持续晴冷天气,气温从整体上看是缓慢回升的。
从12月25日开始,气温回升幅度会更大一些。随着副热带高压重新加强并向西伸展,加上晴朗天气持续,昼夜温差虽然依旧较大,但总体气温水平将显著提升,冷空气的威力将暂告一段落。
这种天气不仅容易让人忽略早晚的寒冷,也容易让人因穿衣不当而出现感冒等健康问题。大家需要根据气温变化合理调整作息和衣着,既要注意保暖,也要避免因穿衣过多而出汗受凉,尤其是早晚外出时更要注意添衣防寒。此外,近期天气干燥,空气湿度普遍较低,应适当增加室内湿度,多喝水,保持皮肤和呼吸道湿润,减少干燥带来的不适感。
冬季防干燥 记好这几点
最近我市天气真是又冷又燥,冷是因为冷空气不断加持,燥是因为降水少,该来的雪也不来。大家都会觉得皮肤干燥、鼻咽干燥,一些人还会出现干咳,确实难受。
市气象专家认为,冬季干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冬季的冷空气来自于西伯利亚,含水量较低,会导致空气湿度降低。而且供暖系统的使用会进一步降低室内湿度,使得皮肤容易失去水分,变得干燥、粗糙。
“冬季干燥容易损伤肺部,导致干咳有痰、喘息胸痛等症状。干燥的空气会降低呼吸道的弹性,使纤毛活动减少,从而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容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市中医专家娄琪说。同时,干燥会对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增加水分摄入是预防干燥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通过多喝水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建议市民每天的饮水量较春季增加500毫升以上。饮食调理应以养阴润燥为主。水果富含水分和维生素,有助于滋阴润肺、生津润燥,如梨、葡萄、猕猴桃、苹果等,特别是梨,被誉为“百果之宗”,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润燥的功效。
多食用蔬菜也有利于缓解干燥,如萝卜、白菜、菠菜、莲藕等,它们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蛋白质是产生热量的重要来源,因此应适当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以提高抵抗力,缓解干燥带来的不适。
另外,市民可进行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因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从而加重干燥。(全媒体记者:张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