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威力凸显 严寒进一步加剧

过去的周六、周日,我市天气晴朗、暖阳高照,周日最高气温甚至超过10℃,最低气温也不过0℃,市民纷纷外出逛公园、晒太阳,尽享冬日暖阳。

这样的好天气还会保持一到两天。随着冷空气持续补充南下,接下来,我市气温将再度刷新今年入冬以来的新低,严寒进一步加剧。从今日起,我市最低气温重回冰点以下,明日起,最高气温均为个位数,有几天还不超过5℃。根据市气象台昨日下午发布的天气预报,我市本周平均气温偏低,为1℃~3℃,为今年入冬以来首次周平均气温偏低,可见冷空气的威力之强大。

据预报,此次冷空气过程具有范围广、强度大、降温剧烈等特点,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带来的降温效果非常明显。在冷空气的主导下,我市本周气温基本上保持低位运行。时令马上就要进入“数九寒天”,不排除有气温回升的可能,但寒冷的格局将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因此公众要做好保暖工作,注意饮食与健康。

冷空气带来降温的同时,也带来了晴朗和极度干燥的天气。我市本周几乎没有降水,空气相对湿度仅为23%左右,干燥程度明显增强,会让人感到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同时也增加了静电发生的概率。本报在此提醒大家,一方面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多饮温水,避免因空气干燥导致身体不适;另一方面,静电可能带来一些不便,特别是在穿脱毛衣、接触金属物品时容易发生放电现象。此外,干燥的空气可能会引发敏感人群呼吸道不适,建议外出时佩戴口罩,保持鼻腔湿润。

不过,晴冷天气下,大气扩散条件良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后续会有更为清爽的冬日阳光。


冬至:白昼时光短 数九过寒冬

本周六我们将迎来冬至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4个节气。冬至的“至”有极致的意思,冰益壮,地始坼,隆冬时节到了。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会逐渐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将慢慢变长。但冬至日并不是全年最冷的一天,冬至节气也不是全年最冷的节气。

冬至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数九”,又称“交九”,从冬至日开始计数,每9天为1个“九”,等过了9个“九”,也就是81天,谓“出九”,就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

除了气象上的重要意义,冬至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传统观念里,冬至是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因此,在北方,每年冬至日,大家有吃饺子的习俗,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市中医专家娄琪说,冬至时节养生讲究六个字:吃对、穿暖、巧动。多吃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适量进补,冬至是进补的好时节,但进补要适量,避免过度;多吃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等;避免食用寒凉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注意穿暖,尤其是保护好头部、颈部、手脚等容易受寒的部位;衣物应选择宽松舒适的款式;保持鞋袜的干爽,避免脚部受寒潮湿。适量运动,可以选择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或者户外散步、慢跑等;最好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时间段进行户外运动;在进行运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热身和拉伸等。(全媒体记者:张仲鹏)

责编:贾文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