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真善美 传播正能量
钟长喜家庭:互敬互爱 以德育人
“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破除陈规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生活习惯,家才会更加温馨,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和祖国将更加繁荣昌盛。”在尉氏县水坡镇冉庄村,有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钟长喜家庭。
互敬互爱,和谐和睦。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结婚以来,钟长喜长期跟父母住在一起,一家人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一家人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在金钱上从来不分你我,在生活上的开支大家都是争相出钱,从来没有为钱红过脸。特别是钟长喜的母亲,是个集传统美德于一身的老人,勤俭持家、任劳任怨,每天在家做饭做菜、打扫卫生,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孩子们每天下班放学回家,家里总是窗明几净,为孩子们解决了许多后顾之忧,使孩子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对此,他们非常感激。作为晚辈,钟长喜尊敬老人,每天嘘寒问暖,家里大小事宜都要尊重老人的意见,每次他去丈母娘家必定要大包小包带着礼物。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挂齿,但它就像催化剂使他一家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
合理消费,勤俭持家。钟长喜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移风易俗、环保生活,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他和媳妇常教导孩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重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
水龙头坏了,换个皮垫、加个螺帽就利用起来;衣服旧了,改一改变成坐垫;全家人的洗衣水总是用盆接起来拖地或冲刷厕所;家中进行垃圾分类,能回收的材料都收集起来回收给垃圾站,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不随便乱买东西、乱花钱,勤俭节约成为全家人的习惯。
用心教子,以德育人。他们不管多忙,都会抽出时间教育女儿,全家统一教育思想,不娇纵、溺爱孩子,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她学做人,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育人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夫妻俩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主动孝敬长辈,着重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做收拾房间、洗碗、洗衣服等力所能及的事。在他们的教育下,女儿从小乖巧懂事,懂礼貌,尊敬长辈,遵纪守法,成绩优秀,在家里是好女儿、好孙女,在学校是好学生,年年获得学校的表彰和奖励,从来不让家人为她操心。
帮助邻里,同情弱者。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如果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则成就了一种大爱。钟长喜一家一直乐于关心帮助邻里朋友和同事,只要大家有需要帮忙的,他们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热心帮助。除了关心邻里,还能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经常在公益平台捐钱帮助他人。对于遇到困难的老人、残疾人或小孩,钟长喜经常让女儿拿些零钱给他们,教育孩子对社会弱势群体不歧视,要有爱心。
冯红霞:助人为乐 热心公益
她平常爱为村里的事情奔走,遇到谁家有困难了,肯定会伸出援助之手。她叫冯红霞,祥符区陈留镇朱庄村会计。对村里的万亩良田打井、村内铺路、打扫街道等工作,她如数家珍,在村民中威信很高。
冯红霞从自家卫生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带动村民爱护环境卫生。她主动承担村内的各种宣传工作,宣传动员村民积极参加村内各项活动。
在小村子里,街坊邻里通过冯红霞这个好邻居而团结、凝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共同为和谐、健康、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冯红霞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生活中的她,尊老爱幼、心态阳光,主动承担全部家庭事务。冯红霞倡导一家人崇尚科学,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爱护公共财物,关注街道环境卫生与安全,经常主动向村委会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家人助人为乐,热心公益,诚实守信,非常注意维护邻里关系,与邻居之间友好和睦、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多次主动探望并热心鼓励生病的老党员。
邻居们特别愿意与冯红霞交往谈心。有一年夏季,天气预报有大雨,冯红霞和全体村干部共同努力,不断跟着收割机,前后操心留守老人的麦子,在风雨中坚守十几个小时,直到3000多亩麦子全部归仓。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胜似亲人。不管付出多少个黑夜,老百姓的小麦在大雨到来之前,总算全部收到各自家中,我们的付出值得了。”冯红霞说。
张秀英:勤俭持家 孝顺公婆
“年轻人吃点苦没关系,孝敬父母应放在第一位。”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润物细无声般地对公公婆婆关心、关怀。自成家以来,她事事与公公婆婆商量,尊重公公婆婆的意愿,从没和公公婆婆磨过一次嘴,和丈夫相敬如宾,共同分担家里家外大小事务。她就是鼓楼区马头刘社区出了名的孝顺媳妇张秀英。
多年来,她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忙里忙外、任劳任怨,默默履行着一个家庭主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了解她的人都称赞她既是一位孝顺的好媳妇,又是一个新时期的好妈妈。
在农村,婆媳关系往往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和睦。张秀英和婆婆的关系相处融洽、非常和谐。人们常说:“秀英和婆婆就跟亲娘俩一样。”结婚后,张秀英主动包揽所有的家务,家里一尘不染、井井有条。
婆婆年轻时家里条件不好,吃过不少苦,过去的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病根。张秀英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带她四处求医,在饮食上,也是尽量调剂着吃。婆婆对儿媳妇是打心眼里喜欢。长时间同婆婆和睦相处,使她们有了更深的感情。婆婆常说,“俺这个媳妇真是随俺”。
张秀英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
杜新真:待人以宽 邻里融洽
人们常说,找个好婆婆难,找个既善良又纯朴的好婆婆更难。
在顺河回族区土柏岗社区居民杜新真看来,儿子、儿媳、孙子都是她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一有空闲时间,她就把全家老小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儿媳下班回家,看她累得不轻,总说:“妈,为了咱家您辛苦了。”
她安慰儿媳说:“没事孩子。只要你俩工作顺心,我能为你们做点事,再苦再累我也愿意,我心里高兴啊。”家人就要和睦相处,就要彼此宽容,平时她尽量不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年轻人,总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邻里关系融洽。村里人说起杜新真赞不绝口。几十年来,她默默帮助村里有困难的人,谁的孩子生病,她总是记在心里、热心帮忙。“大家把关系处好比什么都好,要珍惜缘分。村里的妇女聚在一起常说,没有这个好婆婆,村里就没有婆媳关系这么融洽的好风气,就没有这么和谐的好村庄。”杜新真说。
房崟:勤劳俭朴 热情善良
在街坊邻居眼中,她是孝顺的好媳妇;在婆婆心中,她是值得信赖的好女儿;在孩子眼中,她是善良的母亲;在同事眼中,她是爱岗敬业、严谨认真的好同志……房崟是一位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在平凡中诠释新时代“孝”和“爱”的真谛。
自古有“亲兄弟、仇妯娌”之说,妯娌之间关系比婆媳关系更难相处。作为大嫂,房崟不仅积极支持妯娌张心芳的事业,而且虚心接受大家给自己的善意批评。作为弟妹,张心芳懂得尊重大嫂、谦虚谦让,平时有事及时和大嫂沟通,以心换心。
虽然两人性格不同,却能和平相处,有喜共乐、有难互帮,从没有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都为彼此分忧着想,待公婆似亲爹亲娘,待家庭其他同辈成员如同胞兄弟姐妹,做到了尊老爱幼、相互包容,在关心孩子成长的同时做到遵纪守法。
房崟是一名银行员工,工作之余负责孩子们的学习,妯娌负责孩子们的衣食。她们对3个孩子一视同仁,有好吃的买3份,新衣服也是买3套。
房崟每天从早忙到晚,生活工作两不误,她们一家老小始终同吃同住,平时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在工作中互相照顾。“姐妹”俩的亲情一直延续着,3个孩子也如亲兄弟,一起游戏一起玩耍。(全媒体记者:刘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