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莹:乐于助人“小米莱”

      一把梳子、一把剃头推子、一个迷你小挎包,是王利莹的入村随身“装备”。从事美容美发22年来,她发挥所长,帮助弱势群体,惠及1500余人,是人善心美的开封好人。

      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理发困难怎么办?这是王利莹一直牵挂的事。在临河社区,80多岁的张绣花行动不便,很长时间没有理发了。王利莹得知后,从市里驱车20多公里前往老人家中,用一双巧手为其剪了一个漂亮的发型,又顺便把其家中的卫生打扫一遍才离开。临别时,张绣花的眼角泛着泪花,紧紧握住王利莹的双手依依不舍。老人说话虽然很困难,但还是吃力地叫了一声“好闺女”。

      在花西社区,一位坐轮椅的老人看到王利莹后颤巍巍地把手绢里包的50元现金拿了出来,激动地说:“姑娘你又来了,你为我们理发,真是太感谢了,这是一点心意,你收下吧,每次都不收费,老麻烦你不好意思啊!”王利莹婉言谢绝,安慰老人道:“您攒钱不容易,钱收好,以后还有用。我还年轻,以后挣钱机会多着呢,让您清清爽爽过夏天,是我最开心最幸福的事!”

      夏天来临时,看到环卫工人在道路街头汗水浸湿全身,没有时间理发,王利莹便在开元广场和大梁门的环卫驿站,利用6时到10时这一时间段,连续15天为环卫工人义剪献爱心,累计服务200余人。

      王利莹有一张服务表,70岁的汪小随行动不便,得定时上门理发;71岁的王建洲和王庄娘是独居老人,生活比较困难,每两个月就得去一次,顺便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乡亲们都说:不论刮风下雨,只要别人有需要,王利莹店里再忙都会放下自己的生意欣然前往,20年来,她的足迹遍布水稻乡16个社区的各个角落,最多的时候一天能义剪20人。因王利莹的理发店取名米莱,大家都亲切地把王利莹叫“小米莱”。

      “每一次义剪,并不是只有我在付出,大家也成就了我。只要乡亲们认可我的手艺,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剪不动的那一天!我也希望在义剪的路上能碰上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参与这件有意义的事,让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乐于助人的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每当问起为什么做公益时,王利莹都会坚定地说。(全媒体记者:刘延超)

责编:贾文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