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逗你玩” 市民乱穿衣 开封的春天为何“情绪不稳定”

全媒体记者 康冀楠

春暖花开,百花吐蕊。即将步入四月,春意渐浓。这几天,我市气温变化太快,可谓“一秒入夏、一秒回冬”。

天气变化关乎民生。变化多端的天气把人“打”得措手不及,很多市民出门时不知该穿什么衣服。开封的春天为何总是忽冷忽热?这个季节,市民该注意些什么?

天气多变

疾病“找上门”

前段时间,我市气温逐步回升,很多市民脱掉了厚厚的棉衣,穿上了轻薄的春装。但是,入春后的天气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上周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让人不得不重新穿上冬装。忽冷忽热、时雨时晴的天气,让许多市民出门时不知该穿什么衣服。

“虽然上周天气暖和了很多,但我家的厚衣服一直没收起来。这不,遇到降温就派上用场了。”3月23日一大早,市民周春林出门时不仅穿上了棉衣,还给电动自行车重新挂上了棉风挡。

上周末,记者在我市街头看到,市民的衣着以保暖为主,除了棉衣、大衣、夹克等,不少市民穿上了羽绒服,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如同过冬一般。突如其来的寒冷让37岁的市民周女士有些不适应。“我翻出了压箱底的秋裤,棉靴也穿上了。”周女士说,这段时间,她和很多同事养成了每天看天气预报的习惯,靠天气预报决定全家第二天出行穿什么衣服、带不带雨具等。这次降温,周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称,她感觉“冻到怀疑人生”。

最近,虽然我市气温逐渐回升,但早晚温差大,大家不要着急减衣。“一冷一暖”间,人最容易生病。3月26日,5岁的小宇因病在家休息。这几天,小宇由于流鼻涕、咳嗽频繁出入医院。小宇的妈妈刘女士告诉记者,上周,孩子总说热,加上活动量大,经常出一身汗,便穿着薄衣服去幼儿园。没过两天,小宇开始打喷嚏、流鼻涕,目前正在治疗中。刘女士说,幼儿园里,不少小朋友出现了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

记者走访我市部分医院儿科门诊发现,由于早晚温差大,加上户外活动增多,衣物增减不及时,不少孩子感冒,有些孩子得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天气“凌乱”背后的原因

天气“凌乱”的背后,是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在作祟。春天气温大幅变化是正常现象,因为前期暖湿气流占主导地位,一旦有冷空气过境,天气就会出现剧烈变化。冷空气离境后,温度会迅速回升。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每年立春节气后,气温就开始缓慢回升。在春天,当前期处于暖脊控制下,如果天气晴好,就会出现迅速升温;如果大气环流突然发生调整,环流经向度加大,之前暖脊控制的区域就会变为冷槽控制,出现忽热忽冷的情况。

气象学上的“倒春寒”是指每年3月~5月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的现象。在气象学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高于10℃,就达到了春季的标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许多地区2月下旬就已进入了春天。但在天气回暖的过程中,经常有冷空气侵入,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相遇,出现连阴雨,气温明显降低,形成“倒春寒”。至于气温下降到什么程度、持续多长时间,各地情况略有不同。对于北方地区,“倒春寒”意味着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骤降;在南方地区,“倒春寒”通常和低温阴雨相联系。“倒春寒”会造成大范围地区的树木和农作物持续受冻害,常引起北方地区的花生、棉花、蔬菜和小麦出现烂种现象,影响南方地区的水稻播种和出苗生长。当冷空气南下越晚越强、降温范围越广时,出现大规模“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

记者了解到,我市3月遇到寒潮很正常,4月基本可以进入稳定天气。春季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市民过早减掉冬衣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最好随着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当天气“变脸”并可能造成危害时,气象部门会发布气象灾害预警,提前告知公众做好相应防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规定,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各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类别和级别并不统一。例如,有些地区会受台风影响,有些地区则不会,同一类别有的是三级“黄橙红”,有的是四级“蓝黄橙红”。这是因为我国地理范围广大,各地受气象灾害影响的种类和范围都不一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可以根据当地气象灾害的特点,选用或者增设规定的预警信号种类,设置不同信号标准。例如,《河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规定,我省的预警信号分为暴雨、暴雪、干旱、雷电、冰雹、大雾、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霜冻、寒潮、道路结冰、干热风和霾等,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

昼夜温差大 不要着急减衣服

春天气温不稳定,风雨多变,市民一定要关注最新天气变化。体弱者要注意保暖、防风寒,多食醋、蒜之类有助预防感冒的食物。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结核病、风湿病患者在春季要严防病情加重,气温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要注意口与鼻部的保暖。

俗话说,“春捂秋冻”,适当“春捂”更健康。虽然春季整体气温有所回升,但早晚温差较大。气温刚回升时,如果突然换上轻薄的衣服,容易着凉。所以,不要过早脱掉冬装,应该适当地“捂一捂”,让身体对天气有一个适应过程。

“春捂”的重点在于背部、腹部和足部的保暖。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降低感冒概率;腹部保暖是保护胃、脾、肠,预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足部神经末梢丰富且敏感,做好保暖能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老年人和孩子,若遇到大风天气,还要护好头、面,做好防寒措施,避免风寒刺激。当然,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捂”的程度,要多关注天气预报,昼夜温差过大时注意防寒,不要着急减衣服。

除气温多变外,春季还是沙尘天气高发季。每到春季,我们经常会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有关沙尘天气的报道。有人会问:“天空泛黄、空气中有大量尘土时,就是沙尘暴来了吗?”其实,不是所有的沙尘天气都是沙尘暴。只有沙尘天气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称为沙尘暴。在气象学上,按照影响由轻到重,沙尘天气可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

沙尘天气会使空气环境变差,诱发呼吸道疾病。此外,沙尘天气还为交通安全埋下隐患。天气阴沉会降低太阳辐射,低能见度使交通事故易发。因此,当沙尘天气出现时,市民出行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沙尘天气时应尽量避免外出。

责编:马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