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突发急性脑梗死失禁吐血、昏迷在床到如今的能够自主站立,徐海涛在好友申柯瑜陪伴下创造了奇迹——真情陪护一百天 好友胜似亲兄弟
一个在河南开封,一个在陕西榆林,中间隔了近800公里,两个有爱心的年轻人,因为热心公益,成为了好兄弟。
2023年年底,一场大病,让两个人的心,更紧地贴在一起。家住开封的徐海涛突发急性脑梗死,却又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徐海涛是家里独子,父母先后患病离世……得知这一消息,陕西榆林好友申柯瑜毅然决然地赶到了患病的徐海涛身边,最艰难的时候,选择在一起。
从大小便失禁、吐血昏迷,到逐渐清醒、半身瘫痪再到如今的能够自主站立、可以简单对话……好朋友胜似亲兄弟,申柯瑜一百天真心守护的倾情付出,徐海涛深深地记在心里。
“来,哥,你慢慢地站起来!”3月3日上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东院区的病房里,坐在病床边的徐海涛在不需要他人辅助的情况下,自己缓缓站了起来!看到徐海涛站起来,申柯瑜立马上前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2023年11月底,从家乡陕西跨越近800公里来到河南,申柯瑜辗转驻马店、开封两地,照顾父母早逝、突发脑梗的朋友徐海涛已经100天。
最艰难的时候选择在一起
徐海涛今年36岁,是驻马店市西平县人。他是家里的独生子,但父母却已经先后因病离世。2023年11月12日深夜,独自居住的徐海涛在开封的家中突然晕倒……20多个小时后才被人发现。因耽搁太久,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3月3日,申柯瑜告诉记者:“海涛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起初一直在开封医院ICU进行监护,家属和朋友无法探望。后来,为方便照顾海涛,也是因为经济拮据,海涛60多岁的叔叔选择把他转院至西平县医院的普通病房,情况很不乐观。”
得知好兄弟的境遇后,申柯瑜心急如焚,2023年11月23日,他从陕西省榆林横山区赶到了西平县。
这原本是一次探望,但看到失禁昏迷在床的海涛时,申柯瑜决定留下来照顾他。“我刚到医院时,海涛不仅大小便失禁,还动不动就吐血,而徐海涛的叔叔、婶婶还有自己的家庭要顾,只能偶尔过来看望。”
据了解,申柯瑜与徐海涛是参加网络公益活动认识的。在申柯瑜情绪低迷、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徐海涛给他帮助,帮他走出阴霾。
申柯瑜下定决心,便抱着一条被子,在病房走廊当起了“全陪”。不久,他辗转来到开封,为徐海涛更换到了一家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
康复项目一天要做13个
3月3日清晨,申柯瑜像往常一样,5点半就从陪护床上坐起来,穿好衣服、洗漱完毕便到楼下医院的餐厅里打饭。
“哥,起床了!”打回热气腾腾的早餐,申柯瑜帮助徐海涛穿好衣服,帮他洗脸、洗手、漱口,再搀扶着他到餐桌一起吃早餐。
“早晨的时间要抓紧,因为我们七点多一点就要到医院4楼康复大厅去排队,等待做康复项目,早上起床要早。”申柯瑜一边说着,一边倒好温开水、打开药盒,把上午要吃的药放到徐浩涛手中。
徐海涛吃过药、简单地活动一下,申柯瑜就用轮椅推着他去楼上做康复训练。“康复项目可不少,我们现在一天要做13个。”申柯瑜说。
“哥!咱们来做个游戏,扔纸团,我扔给你,你再扔给我……”刚吃过晚饭,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申柯瑜还要陪和徐海涛做投掷游戏。
经过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徐海涛已经可以轻松地坐在病床上完成弯下腰用左手拾起地上的纸团的动作,再坐起身投掷给申柯瑜。
“海涛现在会的可不止这些,他能用左手自己脱衣服、吃饭,还能在我的搀扶下去卫生间上厕所,他不太灵活的右手也能举很高了,如果有人扶着他还能走几步……”
记者询问申柯瑜:“你还这么年轻,长时间照顾病人,你会不会觉得很辛苦?”申柯瑜摆摆手说:“现在要比之前照顾海涛容易很多了。刚开始的时候,海涛吃饭要打成流食,吃药要磨成粉,一点点喂给他。最难的时候已经挺过去了,现在真的是好太多了。”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从今年年初至今,记者先后在开封网微信公众号以及《汴梁晚报》《开封日报》上以文、图、视频等形式对徐海涛和申柯瑜的暖心故事进行了全方位报道。而他们的故事也收获了众多读者和网友的关注,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为他们捐款、捐物,送上关爱。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赵进前的妻子宋美和儿子以及“中国好人”“开封市道德模范”光荣称号的市五福养老服务中心院长魏丽华、杞县畅想未来志愿者协会会长王辉、勇救落水儿童不留名的西苑社区居民王守卫等都曾到医院看望过徐海涛和申柯瑜,并送去慰问金和爱心物品。
“我和海涛除夕吃的年夜饭也是魏丽华院长亲自送来的,有开封的特色扣碗、香喷喷的饺子还有香甜软糯的汤圆,既丰盛又可口!”申柯瑜告诉记者,除了有爱心人士前来医院慰问,他还收到了很多外地网友寄来的爱心物资。
“亲爱的柯瑜,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虽然,你一直说你不累,你可以,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知道你有多辛苦。请你在需要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在照顾海涛的同时也要好好爱自己……”这是一名来自广东的男护士写给申柯瑜的信,他还为徐海涛寄去了一大箱干湿两用抽纸。
从1月20日至今,开封市中心医院东院区还为徐海涛、申柯瑜免去了一日三餐的费用……面对源源不断的爱心,申柯瑜感动地表示:“谢谢大家的爱心和对我们的鼓励!我还是那句话,只要海涛在医院一天,我就好好照顾他一天!”
跨越千里、100多天精心陪护脑梗好友——在申柯瑜和徐海涛的身上,人们看到了微光点亮微光、善良遇见善良。
申柯瑜和徐海涛的故事用行动温暖了2023年的冬天,而这份温暖也延续到了2024年的春天。大家希望申柯瑜的这束光能够照的更远、更亮。(全媒体记者:卢浩然,李晨翀;榆林传媒中心记者:郝彦丰,马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