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台区:扎实推进“三零”创建 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1月3日11时许,记者在禹王台区南郊乡平安建设办公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看到,两名调解员正耐心地为群众讲道理、解心结。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调解,几人握手言和。
这是禹王台区平安建设工作结硕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禹王台区紧紧围绕‘平安禹王台’建设,以党建为引领,以‘三零’创建为抓手,找准重点、多措并举,扎实开展群防群治、‘六防六促’矛盾化解、智能防控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固本强基,有力推进‘三零’创建,维护一方平安。”当日上午,禹王台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晋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区符合‘三零’创建标准的村(社区)44个,占全区村(社区)总数的89.9%;符合‘三零’创建标准的企事业单位共2854家,占全区企事业单位总数的98.75%。”
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坚强有力保障。该区成立工作专班,明晰工作职责,压实各方责任,坚持周分析预警、月调度研判、季讲评通报机制,将“三零”创建工作纳入每月四大班子会议点评内容,统筹推进;定期开展学习观摩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成立督导组,开展问题摸排,每月对各乡(街道)“三零”创建工作情况进行月初提示、月中跟踪、月末汇总,针对存在的问题下发提示函30份,督促落实整改;对落后单位进行约谈,及时预警。同时,该区加大投入力度,保障有力,投入约200万元用于重点视频补点、监控平台升级和“雪亮工程”维保等工作;投入约28万元为辖区居民购买“和谐家园”治安保险,为家庭财产加上“安全锁”;协调省平安建设帮扶单位省医保局,筹措资金20万元,在环城墙公园、310国道等重点部位加装摄像头。
整合资源,提升治安防控能力。一是凝聚合力,营造创建氛围。该区充分利用横幅、小喇叭、微信群、宣传车、宣传栏等,对“三零”创建工作进行宣传,提升群众知晓率、参与率;组织调解员、网格员、法律顾问、一村一警、志愿者进村入户宣传“三零”创建工作,加强群众自治监督;网格员入户发放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资料8万余份,面对面指导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6万余人次;利用五级网格群推送防电信网络诈骗链接和提醒信息1000余条。二是提升治安防范水平。该区不断提升专职巡防队伍整体素质,并与公安警情紧密结合,增加对夜市、市场、校园周边等重点部位的巡防频率和密度,有效挤压违法犯罪空间;着力消除因上访、事故和案件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及时消除各类治安风险隐患。在历次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该区见警率均居全市第一。三是整合资源,强化智治支撑。该区以综治中心为依托,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成智慧安防小区86个,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100%,视频监控在线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位列全市第一,提升了实战效能;投资20万元建成“平安云广播”,在平安建设、公共应急、政策法规宣传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采取“人防技防、群防群治”机制,实现全方位立体化信息化治安管控,刑事、治安案件立案受理数双下降,破案结案数双上升目标。
打防结合,守护平安。该区以“一村(格)一警”机制为推手,充分利用“警调对接”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共排查治安类矛盾纠纷493起,化解率100%。该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巩固三年专项斗争成果,区委政法委统筹政法机关和区有关成员单位紧密协作、同向发力,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该区2023年前所有涉黑恶线索全部办结,无积压未办结线索。自2023年1月以来,禹王台公安分局共公诉涉黑恶嫌疑人13人、团伙涉黑恶嫌疑人2人,破获非法挖沙取土案件1起,依法判决1案2人。该区常态化开展护学岗行动,派驻40余名巡防队员为中小学校站岗助学,维护学校周边交通秩序,加强校园周边治安防范,确保师生安全;全面开展防溺亡巡逻,对救生圈、救生杆、警示标牌进行排查补缺,2023年未发生未成年人溺亡事故。该区统筹政法机关紧密协作,重点打击“盗抢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侵财犯罪,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专项行动。2023年,该区共抓获盗抢嫌疑人113人,公诉传统盗抢骗犯罪嫌疑人40人;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3起56人,返还资金超622.1万元;涉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劝阻约5万条,劝阻潜在受害人1万余人次,挽回损失约2000万元。该区取得了全市“三零”类案件发案最少、增幅最少的好成绩,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践行“枫桥经验”,夯实基层治理之基。一是打造一站式解纷新体系。该区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基础,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机制和心理疏导服务机制为载体,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建立健全调解工作机制,变被动调解为主动调解、事后调解为事先预防。南郊乡设立“纠纷e调纷”工作室,广泛动员“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包村干部、网格员、老党员、志愿者等多元共治力量,建立矛盾风险点管控工作台账,实现苗头隐患快速上报、一站式多元化解,真正做到为群众纾难解困,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二是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该区建立乡(街道)、村(社区)、网格三级矛盾纠纷排查网络体系,一方面统筹村(社区)群众微信群、网格微信群线上信息渠道;一方面整合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线下人员力量,常态化巡查走访、收集社情民意。该区构建全方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层层“穿透”、分级协作,及时全面掌握矛盾纠纷情况,建好“岗前哨”。2023年以来,该区共排查矛盾纠纷605件,化解603件,化解率99.7%,2023年无民转刑案件发生。三是健全机制,探索高效解纷新路径。该区坚持区级统筹主导、中心赋能提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思路,完善化解机制,积极统筹多方力量,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该区以人民调解为依托,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该区人民法院把深化诉前调解、诉调对接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全局性工作,着力构建线上线下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平台,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源治理体系建设,聘请退休法官、社区干部为专职调解员,在诉讼服务中心成立专业诉前调解团队,将矛盾纠纷通过非诉方式及时解决,诉源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23年以来,该区共受理诉前调解纠纷1832件,调解成功924件,诉前化解率50.44%。该区民政局与心理咨询公司合作,联合区妇联、区司法局发挥专业人才积极作用,探索婚前辅导、离婚冷静期危机干预等有效方法和措施。该区检察院成立绿橄榄工作室,积极拓展涉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全媒体记者:王刚)
扫码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