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培训阵地 强化资源整合 注重学用转化 杞县“远程教育+”模式助推“五星”支部创建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汪少冲 通讯员程培焱报道 近日,走进杞县五里河镇东陶陵岗村的电教广场,大屏幕上正在播放的《部门惠农》栏目,吸引了大批前来围观的党员群众。“我们村建立了户外课堂,经常组织村民利用晚上闲暇时间观看远教精品节目。通过学习,村里党员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五星’支部创建中往前站、抢着干。”东陶陵岗村党支部书记杨文军感慨地说。
近年来,杞县采取“远程教育+”模式,坚持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和活动阵地建设,主动融入“五星”支部创建,找准远教工作契合点,注重学用转化,推动农村党员在“五星”支部创建中建功立业。
“远程教育+党建”,打造培训阵地。该县立足远程教育站点平台,从党组织建设、服务基层党建、“五星”支部创建等重点任务着手,发挥远教优势,与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等制度深度融合,服务基层党员开展多样化党内生活。利用村内功能设置,以“设施设备完善、站点管理规范、队伍管理有力”为建设要求,从设备、制度和人员三个方面入手,打造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党员培训阵地。
“远程教育+宣传”,强化资源整合。该县利用远程教育课件资源,构建多功能、开放式的农村产业信息网络平台,定制党性教育、党务知识、乡村振兴、农业技能、法律常识等特色培训课程,提供“五星”支部创建订单培训,观看学习“‘五星’支部创建经验”电视系列片,供培训不同类型党员“点播”使用,进而推动远程教育向“便民、育民、乐民”等领域延伸,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切实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作用,有效提高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
“远程教育+创新”,注重学用转化。该县积极发挥远程教育“千里眼”“顺风耳”服务功能,探索“学、用”新路子,打造党员教育培训实践点,让党员在学中练、在训后用,引导农村党员将学习结果运用到“五星”支部创建的实践环境中。立足各乡镇产业实际,搭建“五星”支部创建“大舞台”,把课堂搬进农家,在满足党员群众学习需求的同时,拓宽学习渠道。截至目前,该县农村党员学用结合、学用转化成效已初步显现,已培育傅集镇双孢菇、竹林乡金银花、葛岗镇冷链保鲜、裴村店乡玫瑰花等党员创业基地72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312家,发展蔬菜大棚2110座、规模化养殖场126家及特色养殖、休闲观光、垂钓娱乐一体化产业项目436个,带动数以万计的群众就业增收。
杞县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县将以远程教育为纽带,在强化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面向群众传授农业技术等方面大显身手,助力“五星”支部创建,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