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气流“对撞” 降温如“换季”

      近几天,我市阳光“回归”,气温缓慢回升,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模样。4月2日,我市阳光“在线”、暖意融融,但此时节的天气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根据市气象台的预报,清明节前后,随着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市气温将再次下降,冷暖转换迅速,市民将再次体验“春如四季”。

      冷空气来袭,降雨、大风是“前锋”。市气象专家说,受低涡东移北上和冷空气共同影响,我市从今天(4月3日)到周四(4月6日)将出现明显降水和大风降温天气。预计今天我市有小到中雨,甚至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总降水量为20mm~30mm。据悉,这是我市今年以来首次强降水。大风方面,明天会出现4级到5级的偏北风,阵风7级左右。

      受冷空气影响,我市气温下降较为厉害,周二和周四,最高气温只有13℃左右,最低气温9℃,冷暖转换迅速,降温如“换季”。大风和降水伴随着降温,体感变化比较明显,公众需注意及时添衣保暖,谨防感冒。

      市气象专家认为,清明节前后,随着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此时若有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交汇,便会产生降水。这次较强冷空气不仅来得突然,且十分凶猛。这是因为,清明节前后,市民早已习惯了春季的温暖,降温幅度如此大,许多人难免感到不适。

      市农业专家说,目前,我市小麦处于需水需肥关键期,降水对小麦拔节孕穗生长、缓解旱情较为有利。但降水易造成田间湿度增加,加大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等发生风险,因此需加强监测和综合防控。


      清明:草木青青 清洁明净

      本周三,我们将迎来清明节气。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国平说,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作为节气,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天气渐暖,气清景明;而作为节日,它又是古人寄托情感的日子。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保留着许多和宋朝时类似的习俗,比如祭祖、踏青、赏春等。

      苏轼在《南歌子·晚春》中写道:“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坰。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日光淡薄,微风和畅,如此良辰美景,让人忍不住感叹:接近清明的日子,真是一年中春光最好的时候。

      市气象专家表示,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发,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气象资料显示,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在12℃以上,适宜踏青出游。每年清明前后,冷空气逐渐减弱,南方暖湿气流逐渐北上,冷暖空气频繁交汇,造成雨水较多。所以,杜牧才会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不过,清明时节也不一定都是“雨纷纷”。结合往年数据来看,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清明时节下雨的概率在50%左右;在长江以北地区,清明时节下雨的概率为20%~40%。

      市中医专家娄琪认为,清明时节,人体内肝气最为旺盛,因此应当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应当以温润、清补为主,少食笋、海鱼等“发物”,应多食山药、菠菜、银耳、大枣等甘温补脾之物。该时节,睡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成人每天8小时,中小学生9小时至10小时。此外,此时节应适当增加运动量,无论是外出散步、骑车还是室内有氧运动,都能让人感到愉悦。运动过程中,身体会随着流汗而流失大量的水分,因此要注意及时补水。(全媒体记者:张仲鹏)

责编:kfsjb_tsz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