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接连“到货” 冰冻模式开启 最低气温-6℃ 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
冬至后,虽已进入数九寒天,但我市一直暖阳“在线”,天气十分“和颜悦色”,享受温暖的阳光成了人们最为惬意的事。
不过,随着新一轮冷空气“兵临城下”,我市将迅速进入“冰冻模式”。第一波冷空气12月25日开始影响我市,带来今冬第一场雪,并带来明显的降温。
接下来,这轮冷空气将持续给我市带来大幅度降温,尤其是最低气温,受到的影响较大。冷风呼啸,寒气逼人,又到了冷空气大展神威的时候。市气象专家说,本周我市将至少有两次冷空气过程,导致气温偏低,“冰冻模式”上线,提醒大家注意防寒保暖。
周一和周二,天气转为阴沉,明显是湿冷阶段。周三到周五,天气转晴,但气温下降明显,最低气温为-6℃,“冰冻模式”全面开启。周三、周四,我市最高气温也只有5℃,寒冷程度堪比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天气以干冷为主。根据市气象台的预报,本周最高气温均不超过10℃,极端最低气温为-6℃,周平均气温只有0℃~2℃,体感较为寒冷,冻手冻脚将成为常态。
不少市民注意到,11月末,我市市区飘起了雪花,但因其降雪量非常小,基本上属于微量,所以不能定义为今冬第一场雪。这次降雪量依然不大,但出现在了市气象台的预报中,属于有效降雪,所以称其为今冬的第一场雪。下雪天,路面易出现积雪和冰冻,容易打滑,市民要注意出行安全,小心慢行,避免发生意外。
数九寒天如何平稳度过
虽然未到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三九四九,但我市从本周进入冻手冻脚的时段,此时外界寒气盛,加上体内阳气尚弱,年老体弱的人最易受邪气侵袭,诱发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等相关疾病。如何平稳度过最易受寒生病的数九寒天?市中医专家娄琪从养生的角度给大家提供了几条建议。
防寒保暖。俗话说:“风从颈后生,寒从脚底入。”御寒保暖主要从后背和足部做起。风寒通过背部侵入,可直达与背部腧穴相关的脏腑和组织器官,容易诱发与呼吸、消化、心血管等相关的疾病。因此,要注意穿衣戴围巾,护好颈背部区域,让脖子和肩膀保持温暖,如果发现背部发凉,要第一时间驱风散寒。脚处于人体最下部,是阳气最不易到达的地方,因此足部尤其容易受寒,而足部驱寒最常用的方法是泡脚。
宜静养,忌过劳。数九寒天,要保持情绪稳定,起居要“早睡晚起,以待日光”,切不可通宵达旦狂欢或熬夜加班,睡眠要充足,成年人每天最好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运动要尽量选择“慢运动”,如散步、练瑜伽、打太极拳等,锻炼切忌大汗淋漓。
进补要适合自己。“数九”补得好,有助于补虚御寒、滋阴润燥、扶正固本。此时阴寒盛,大部分人适宜通过温补驱寒取暖,尤其是阳虚体质与气虚体质的人,抗寒能力差,易生病感冒,最适宜在冬天温补。温补可适当食用如羊肉、牛肉、鸡肉、黄鳝等温阳补虚、调补气血的食物,以增强体质、提高御寒能力。还可适当多吃一些辛散之物,如葱、姜、蒜、胡椒等。
此外,生活中要注意一些小细节,如出门戴好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待在空气不流通的暖气房中;及时补水润燥,补充身体消耗。(全媒体记者:张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