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大学派驻尉氏县大桥乡十里铺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关朝阳 全心全意帮助村民脱贫
他是尉氏县大桥乡十里铺村的荣誉村民,村民说他是该村脱贫的“功臣”。他就是开封大学派驻该村扶贫工工作队的关朝阳,村民亲切称他“老关”。2017年5月份,关朝阳作为驻村工作队的一员来到十里铺村,6年时间,他沉下身、扎下根,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成为村民的贴心人。
在村民眼中,关朝阳是个实在人。驻村期间,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在该村留下了好口碑。在工作队关朝阳的全力工作下,我们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子的道路全部得到硬化,所有的贫困户彻底脱贫,所有的危房旧房都得到了翻建和整修,家家户户都已经使用上了天然气,村子变得干净整洁,绝大多数村民的精神状态得到了根本的提升。从贫困村到市县文明村、卫生村等五项荣誉加身,关朝阳和工作队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努力。
虽然关朝阳已经结束任务离开了该村,但是村民始终惦记着他。10月7日,记者跟随开封大学科技特派员服务队来到十里铺村,村民看到关朝阳后都热情打招呼,村民拉着他不让走,跟他说知心话。驻村帮扶,关朝阳和每一位村民都成了亲人。接到选派任务后,关朝阳便在村里扎了根,就连节假日都很少回家。他深知,要想让十里铺村发生改变,唯一的办法就是脚踏实地,尽快熟悉掌握村里及村民的情况。到村后,他开始挨家挨户了解情况。经过多次深入走访,关朝阳把每家每户的情况都摸的清清楚楚。同时,把村民的每一件小事都放在心上并全心全意办好。村民们说,如果要交钱办集体的事儿,他们只信任老关,只愿意把钱交给老关。
扶贫过程中,关朝阳活用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学校优势资源,积极介绍专家进村指导,并对接相关部门,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找门路。关朝阳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对每个贫困户都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方向。例如,他鼓励村里的年轻人发展电商,为他们送书籍、送知识,帮助他们找专业老师,在和平台对接中,关朝阳更是从村民利益出发为他们争取最大利益,铺好路。引导适合搞养殖的贫困户发展果蔬大棚,并积极帮助他们寻找销路。关朝阳送知识、送点子、送技术,真正帮助每一个贫困户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不仅如此,他还关爱到户,谁家有病人、有难题,他都积极帮助处理。
走进几家脱贫的贫困户家中,院落干净整洁,房子宽敞明亮,他们都盖起新楼房,最大的一家上下三层三百多平房的面积,底层宽敞到可以直接将汽车开进房子里。他帮助扶植的农村电商也在实现了经营的飞跃,日均数千单、双十一每天数万单的生意,让原本步履维艰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对未来充满信心。
“谢谢给俺派来这样的好干部,为我们办了那么多实事,却从来不喝我们一口水,从来不吃我们一口饭,就是饭点了也要回自己住的那个地方随便弄点凑合凑合。天天都为了俺村的事儿忙前忙后,家也不回。”村民们纷纷“埋冤”老关说。村民骆先生说,每年都到大年二十九了关朝阳还在村子里不回家,家里过年的事情,正上初三的孩子的学习、生活问题,全部丢给了他的妻子。他舍小家为大家,在女儿初中、高中最关键的时间里,成为一名缺席的父亲。不仅如此,因为居住的地方常年潮湿,他的双腿落下了严重的关节疾病。
“让村民稳得住,能致富,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是服务队的首要任务。”关朝阳介绍说,村干部作用的有效发挥,村民自立自强才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深化的关键。来到这里,不仅要为村民脱贫致富想办法、找门路,更重要的还要给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让老百姓看到希望。“贫困户很多都是因病致贫,对生活失去希望和信心,我们要让他们看到希望,这也是我们服务队帮扶的初衷。”关朝阳说。
在返城的路上,关朝阳还不断接到村民打来的电话,“我家里那个事情还没了,想跟你说说。”“好的叔,我过几天还回来呢,到时候去家里找您,您不要着急,事情总能解决的,我来想办法。”关朝阳说,村民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这也是他最放心不下的。他牵挂村里事还有很多,会经常回村里看看。(全媒体记者:王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