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今年以来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综述
开路先锋实干勇担当,踔厉奋发奋进新时代。
人社工作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化,国内疫情散点多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社部门作为重要民生部门,必须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当好稳经济大盘的“压舱石”。认清新形势,把握规律性,在探索创新创造中实现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封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薛兆武语气铿锵地说。
今年以来,在开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封市人社局紧盯开封“16136”总体工作思路,对标四大班子考核机制,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锐意改革常创新,苦干实干不畏难,按照时间节点圆满完成了河南省下各项目标任务,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积极贡献,向全社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民生答卷,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上一份厚礼。
党建新成效 事业新发展
开封市人社局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压紧压实党组主体责任,持续提升党建质量。坚持党的领导,知责明责固基础。强化政治监督,督责考责求实效。推进党建融合,履责尽责促发展。用好党建“指挥棒”,勇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践行者和推动者,为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多项人社工作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成绩喜人、收获颇丰。
开封市人社局被开封市委市政府评为2021年度综合责任目标考评标兵单位,参加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获集体二等功,荣获2022年上半年勇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工作集体三等功。全市人社系统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各类表彰奖励共计162项(次),其中获得国家部委表彰1项,河南省委省政府表彰1项,河南省人社厅(局)级表彰29项,开封市委市政府表彰11项,开封市级表彰27项,开封市委市政府督查局通报表扬3次,开封市领导批示表扬激励72次,在市级及以上会议作典型发言14次,争取河南省人社厅工作试点4个,全市人社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标杆作用和影响力不断凸显。
开封市人社局紧盯工作“关键点”,“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成果丰硕。自“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开展以来,开封市提前谋划,高位推进落实,先后4次在河南省人社厅作典型发言,被省市领导在不同层级会议表扬10余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新增技能人才、新增高技能人才三项关键性指标均提前半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河南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发函提出表扬。在河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开封市取得4金7银9铜31优胜的佳绩,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居全省第二名。
聚力稳就业 夯实“压舱石”
就业,一头牵着亿万民众,一头连着发展大局。
今年以来,开封市人社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扛起稳就业保就业重大政治责任,优化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夯实“稳”的措施,促进“保”的效果,确保了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开封稳经济大盘促就业经验被中央媒体全国推广,累计浏览量破百万。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强化。出台《开封市稳住经济基本盘助企惠民二十条就业政策措施》等文件,推动就业优先政策聚力增效。重点群体就业稳中有进。开发5696个就业见习岗位,多渠道促进青年群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7万人,其中,帮扶1.55万名失业人员、4677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持续保持动态“清零”。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新增农民工等各类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就业 4.1 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94亿元,扶持3976人实现自主创业,带动8019人实现就业。不断优化就业服务模式。已开展“直播宣策”活动100场次,加强企业常态化用工服务,协助各类企业招工1.3万人次。
9月7日,“不负韶华 国聘行动”开封高质量发展专场隆重举行,共吸引7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与,为高校毕业生等就业群体提供就业岗位1.7万个。截至目前,该专场活动全网累计播放量达6234万次,一大批求职者成功“云应聘”。他们高兴地表示:“人在家中坐,‘云’上淘工作,这种不用来回奔波考察的求职方式太方便了。”这样的方式,集聚“人气”,凝聚情怀。
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人就业,一直是开封市委、市政府和开封人社部门的牵挂。“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很多毕业生感到压力很大,开封市人社局的精准服务给了我们信心和支持。”高校毕业生李俊说,近年来,从求职平台到就业见习,从求职补贴到人文关怀,开封市人社局的精准服务让学子们倍感温暖。这些措施,让政府和学子之间距离不再遥远,心靠得更近。
一项项政策满怀期待,一项项措施饱含情怀。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奋力向前,终获暖阳。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开封市就业形势实现总体稳定、好于预期,殊为不易、难能可贵。
社保“安全网” 社会“稳定器”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这个暑期,我们两口子,到承德、包头避暑,过的日子很惬意,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年77岁的魏刚是十一化建公司的退休职工,想起2005年每月506.2元的养老金,再看看如今调整后每月3616.6元的养老金,魏刚乐得合不拢嘴,连称党的政策好。 “今年国家又给我们企业退休人员涨养老金了,我现在退休的生活越过越滋润,非常感谢国家的好政策。”魏刚说。 这是社会保险惠及民生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开封市顶住压力兜牢民生底线,确保社会保险平稳运行,织牢保障“安全网”,社保“稳定器”作用发挥明显。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深入实施全民参保攻坚行动,全力做好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工作。截至8月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达到60.8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86.99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18.4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30.9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37.68万人。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稳步推进,我市被选为全省唯一参加部省联调测试地市,开展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功能测试工作。“中人”待遇核算结算工作有序推进,城乡居民丧葬补助制度得到严格执行,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持续推进。深化实施普惠性社保政策。不断规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深化社保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追回待遇1493.77万元。做好“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省政府核销养老保险欠费企业52家,涉及金额3.57亿元。
随着近期疫情反弹,开封人社部门提早预判,立足职能统筹考虑疫情防控、企业生产和稳定就业,“援企稳岗”保就业,“硬核减负”筑信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送温暖留心、强政策留岗、稳生产留工、优服务留人,这些举措让企业和广大求职者暖在心窝。
“我们免填报、免申报、免跑腿,‘零操作’就能领取稳岗返还,人社部门这样贴心的服务,让企业坚定了稳岗的信心,让我们对未来发展满怀希望。”清明上河园人力资源部主管道出了众多企业人的心声。
据悉,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开封各级人社部门共减免失业保险费5316万元、工伤保险费2218万元。为全市119家企业办理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2760.54万元。为全市4012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金额5532.9万元。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作用,为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代缴职工医疗保险费574.03万元。
人才“蓄水池” 建设添动力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
在开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封市人社局积极打造人才“蓄水池”,高质量人事人才建设添动力。继续做好人才活市“‘招’‘留’‘聚’‘出’四篇文章”,人才“倍增计划”逐步发力,为开封市发展增添内生动力,推动人才工作在全省“起高峰”“成高地”。开封市人社局被河南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既是全省人社系统唯一获奖单位,也是开封市唯一获奖单位;被省政府妇儿工委评为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突出集体;积极推进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圆满完成首次等级晋升工作,截至8月底,等级晋升人员已经全部兑现工资待遇。
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程,开封市注重打造“康养照护”人力资源品牌,发挥品牌辐射带动效应,国家人社部、中国劳动保障报《技能中国》和河南省人社厅分别推广开封市做法,助推“康养照护”品牌建设走向全国。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大力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对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多项改革充分激发了事业单位人才发展活力。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创新做好招才引智工作,开展面向清北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智活动、举办“‘汴’招英才•‘职’等你来”高层次人才引进系列活动,人力资源新动能得到有效激发。
执法+服务 点滴见初心
“视频画面正常,语音正常。申请人、被申请人已做好准备,可以开庭。” 今年8月,开封市城区因疫情原因实行全域静态管理,申请人白某、被申请人河南三盘石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郑某,均无法现场到庭,双方通过“云上仲裁庭”网上出庭。此案为河南省开封市首例“云上仲裁庭”开庭审理案件,最终双方实现庭上和解,案件顺利结案。这是开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为解决疫情影响、缩短劳动者维权时间、节约维权成本,在全市推行“智慧仲裁”建设的一个缩影。
“省去了现场出庭的麻烦,既方便,又快捷,为人社服务大大点赞。”申请人白先生说。这样的便捷得益于开封市劳动维权线上线下一体化“大维权”模式的改革创新。他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多途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扎实推进“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工作计划、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执法+服务”等重点工作,为全市和谐劳动关系注入“稳定剂”。开展技能人才薪酬指引试点工作,5月,河南中联中科智能农机有限公司被省人社厅作为典型试点进行推广。根治欠薪成效明显,及时办结河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系统接收欠薪线索,办结率100%;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接收线索办结率高于全国平台线索办结指标2.1个百分点。调解仲裁工作效能显著提升。今年以来,接待企业、群众来信、来访咨询2300多人次。强化源头治理,及时办结两起重大群体性案件。调处46件农民工工资案件,涉案金额78.18万元。
群众的期待,就是推进工作的方向。今年以来,开封各级人社部门紧盯根治欠薪不放松,以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主线,完善配套政策,压实各方责任。实施夏季和冬季专项行动,强化欠薪信用惩戒,根治欠薪的长效机制逐步健全。
业务“集成办 服务新模式
今年以来,开封人社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认真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紧密结合人社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是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增进群众感情的重要载体、体验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坚持问题导向,多渠道深入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梳理形成办实事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集中力量、分类推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了一批群众和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
破冰”的背后是改革的决心,凝聚着人社人的心血和智慧。
为了创新业务“集成办”,优化流程再造开创人社服务新模式,开封市人社局组织业务骨干专程到先进城市实地考察学习,学习其人社工作优秀经验,积极推进我市人社全业务“一门式”服务改革,打造“线上一网通、线下一门办”人社服务新体系。整合企业群众眼里“一件事”,实现关联事项一次办理、集成办理,目前,按照全生命周期,梳理整合10个群众眼里高频一件事,并以10个“一件事”为切入点,逐步梳理更多“一件事”打包办事项。人才一件事综合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开封招才引智的亮丽名片。
为了创新求变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人社服务能力,开封市人社局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年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推进系统行风建设,积极打造开封政务服务人社品牌。全力推进人社业务流程再造,在“智慧人社”建设基础上,以标准化促服务规范,以信息化促服务创新,以资源整合促服务效能提升,大力推进人社全业务“集成办”改革,高效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解绑换绑242个政务服务事项,统一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四减一即”,其中即办件达到127项,占比51.8%;不见面事项240项,占比99%。构建“人社政务服务电子地图”网络,全市采集机构网点599个。加强信息化建设,重塑人社公共服务体系,12333人社服务热线受理电话服务达16万个。
为了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和能力,今年8月,2022年度河南省人社系统业务技能练兵比武决赛在郑州市举办,经过激烈角逐,开封市人社局以团队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优秀团队奖”中唯一的一等奖;开封10名选手获评省级“人社知识通”,占全省“人社知识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充分展现了开封市人社系统业务技能练兵比武的显著成效,夯实了人社系统行风建设基础,提升了业务素质和为民服务能力。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扎实做好人社领域各项工作,对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开封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薛兆武信心满怀地说,当此一年之中的关键节点,让我们知重负重、苦干实干、加力加效,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责任感做好人社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展望“十四五”壮丽征程,开封人社人将用果敢的作风传递出一心为民的温暖情谊,将用坚毅的步伐描绘出民生事业发展的美好愿景。(全媒体记者:王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