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人社等部门推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 以文化旅游为突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予杰 通讯员田东旗报道 近年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人社等部门推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以文化旅游为突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发文,命名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与工业园区,我市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留得住人,一直是开封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宗旨,清明上河园作为文旅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疫情防控三年闭园200余天的情况下,不减薪、不裁员,成为了开封市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示范单位。”开封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清明上河园等重点企业,我们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支持,维护好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关系和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他们一起共克时艰难,赢得新一轮的发展主动权。”
一是送资金、保待遇。开封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为帮助企业纾困,主动将稳岗补贴和缓缴社保费相关政策送上门,增强了清明上河园克服困难的信心。该企业通过积极申报,共获得稳岗补贴44.5万元,缓交社会保险费310万元,减轻了企业负担。开封市又通过贷款、借贷等金融手段,保证该企业的基本资金流正常运转,确保了近500名职工的工资和防疫物资的发放。开园复岗后,员工工作热情高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公司管理、经营逐步走向正轨。二是送创意、保健康。疫情防控闭园期间,开封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联合市卫健和应急部门,加强对园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协助园区做好全域式消毒消杀,结合景区演员不同角色,设计使用不同的口罩和面纱,打造了清明上河园的又一特色,这一措施既有效阻断了病毒传播,成了开园后游客打卡拍照的又一亮点。三是送技能,保服务。我市人社部门坚持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闭园管理期间多次走进清明上河园,积极鼓励企业员工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以及各类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习与考核,提高景区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同时,今年我市还为其他20余个景区提供了技能培训服务50余次,培训员工33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四是送对策,保稳定。开封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联合市文化广电旅游部门准确研判形势,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销售年票、月票、限时性免费活动等方法措施,帮助企业“开源”。同时,邀请文艺专家指导园区不断推陈出新,在优化原有演艺节目的基础上,策划新的演艺方案,便于在每次闭园管理后带给游客不同的全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