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将“上架” 燥热“库存”不足 本周我市有望入秋
最近几天,我市最高气温都在30℃以上,昨天甚至达到34℃,已接近高温天,白天出门不仅热,还会非常晒,让人恍惚觉得还在夏日里,虽然从气象学上来说,我市还没入秋。
比起真正的酷暑,这样的气温其实并不算高,但处在9月中旬,还是让人感到燥热。事实上,我市近期平均气温有些偏高。究其原因,市气象专家分析,最近东亚地区西风带剧烈振荡,我国华北—东北一线正处在一个强盛的暖脊之下,再加上副热带高压位置总体偏北,暖气团强势,从而拉动气温升高。另外,最近的台风不仅没有带来风雨,反而因外围的下沉气流正好落到华北多地,进一步增强了暖空气的实力。
这一波炎热虽然异常,但持续时间相对短暂。随着本周两次冷空气的到来,炎热已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长时间。第一股冷空气会在周二(9月20日)影响我市,最高气温将下降5℃到6℃,最低气温低至16℃,夜里已有冷的感觉了。第二股冷空气将在周五(9月23日)抵达我市,这次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最低气温,将降至13℃,昼夜温差进一步拉大,夜里需要盖厚点的被子了。
冷空气将“上架”,燥热已“库存”不足。根据市气象台的预报,从未来的天气走向来看,这两股冷空气极有可能把我市带入真正意义上的秋天。我市本周平均气温为21.5℃~22.5℃,按照气象学标准,当某个地方的滑动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22℃,即可初步判定当地进入秋季,连续5天的第一天为当地秋季的首日。根据天气预报,我市本周入秋“胜利在望”。
本周五,我们迎来秋分节气。天气剧烈变化会导致身体适应能力下降,大家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千万不要感冒了。
此日又秋分 清雅醉红尘
本周五,我们将迎来秋分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国平说,秋分的“分”,有两层含义:一是昼夜平分。秋分当天昼夜等长,过了秋分日,白昼会变短,黑夜会变长。二是寒暑平分。秋分后,气温下降会比较明显,暑气褪去,凉意日浓,人们除了要及时添加衣物外,还要及时调整饮食。秋分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凉爽的秋季,而后气温会逐渐降低,越发寒冷。
秋分和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不但等分了昼夜,而且平分了春秋二季,因此命名为春分和秋分。
秋分节气后风和日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从2018年起,我国把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浅遇一季秋,足以醉红尘。秋天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秋风、秋雨、绿水、红树、黄叶等,无不让人心情舒畅。
秋分时节,昼夜温差拉大,因此,大家一方面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衣加被,一方面要依据个人身体状况开始进行耐寒锻炼,即民间所说的“春捂秋冻”中的“秋冻”。与白露时节的防温燥不同,秋分时节需防“凉燥”,宜食甘润生津和清降肺气的食物,如苹果、秋梨、柑橘、蜂蜜、山楂、百合、莲子、银耳等。
中医认为,此时节,人体的“阴精阳气”正处于收敛内养阶段,因此宜早睡早起,多选择慢跑、瑜伽、太极等轻松平缓的运动项目,以提升阳气,抵御病邪。由于日照逐渐减少,人的情绪往往受到影响,因此要学会自我调整,注意保持乐观情绪,以喜胜忧。(全媒体记者:张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