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市降水稀少 最高气温33℃ 晴热持续 燥热感强

开封手机报 09-12 23:22 我要分享

  昨天是中秋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天气非常给力,全市以晴热为主,最高气温再次回到30℃以上,昼夜温差超过10℃。

  根据市气象台的预报,本周天气仍以晴好为主,没有冷空气,降水又很少,除了周日,最高气温都在30℃及以上,周六甚至会达到33℃。这表明,即使过了白露节气,白天的燥热感也很强。

  这样连续晴热的天气,是否意味着秋老虎来了?市气象专家介绍,秋老虎是指出伏后最高气温回升到35℃及以上的天气,一般出现在8月至9月,此时,南退后的副热带高压回归,形成连日日射强烈的高温天气。秋老虎的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炎热。从气象预报来看,本周我市气温最高为33℃,不会出现明显、大范围的超过35℃的高温天气。所以,大家不用担心秋老虎来袭。不过,此时节水分蒸发较快,我们会明显感觉到口、鼻、皮肤干燥,因此需要从饮食上调节,积极预防秋燥,尤其是儿童、女性和老年人。

  虽然中秋节已过,但在气象学意义上,我市还没有正式入秋。一般来说,我市平均入秋时间在9月中旬。不过,近几年大多要到9月底才完成夏秋季节的转换,这自然与气候变暖关系密切。气温升高,必然会对以平均气温来衡量的季节产生影响,也使得秋天不仅来得晚,长度也在逐步缩短,因此,强冷空气一来,我们会感觉“一秒入冬”。

  我市春秋季一般各有两个月左右,夏冬季各持续差不多四个月。按照现在天气的发展态势,我们需要再等一等,白天凉爽的日子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连晴燥热天气 谨防秋燥

  从时令上说,秋天已过半,目前天气连晴、降水稀少,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秋燥了。

  秋燥会导致人们皮肤干痒、口干舌燥、鼻腔不适等,若不及时预防,身体不适就会一直伴随我们,让人坐立难安,影响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那么,我们应如何预防秋燥呢?市中医专家娄琪认为,第一,要从饮食上着手。随着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大增,会开始吃很多东西,难以抵挡美食对我们的诱惑。此时节进补,最重要的是防秋燥,进补要以润燥、固表、益气为主,可适当多吃梨、苹果、白果、洋葱、鸡肉、牛肉等,少吃冷硬食物,忌强刺激、暴饮暴食,同时要注意胃部的保暖。

  第二,要及时增减衣物。现在夜晚的气温比较低,晚上出去玩或者上夜班的人们要记得带件外套,帮助身体御寒,避免被风寒盯上。

  第三,要保持充足睡眠。睡眠充足有助于提升机体的免疫力,让人精神抖擞,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此外,加强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此时节天气比较凉爽,适合户外运动,我们可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爬山、慢跑、散步、做操等,但运动不可过量,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加重秋乏。

  娄琪说,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人体水分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会好上许多。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引起便秘。(全媒体记者:张仲鹏)

责编:kfsjb_tsz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