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满汴梁 绣出生态宜居城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漫步开封,绿色连绵,春色醉人,大绿地、小游园,带给群众满满的幸福感。
绿满汴梁,最美开封。作为市区绿化工作的尖刀班排头兵,市园林绿化处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规律,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等为抓手,通过绿地的设计、建设、养护、管理等,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绣出生态宜居的美丽开封。
以“绿”为底绘美景
建设14块绿地,增加绿地面积约2900平方米;绿化改造提升夷山大街南延,共种植乔木100株、金森女贞1.5万株、月季4000余株、麦冬约2吨;完工内环路(中山路-汴京路)绿化改造提升,种植白蜡约360株、金森女贞约13万株、月季墙60组、百日红195株……以“绿”为底,2021年,该处加大绿化、美化、彩化力度,全面治理黄土裸露,把绿意持续向群众身边延伸。
集绿化景观、水域景观、建筑小品、休闲设施于一体,2019年,该处建成的莲花公园,极大改善了南区公园休闲区域匮乏的现状,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场所;2020年建成的北宋·东京外城遗址公园,尊重、凸显、保护遗址文化资源,成为展现开封古城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该处在增绿量的同时,依据区域特点,结合群众需求,实现从“绿化”向“美化”的升级,将绿地公园打造成一个个精品工程,成为全民休闲的幸福场所。
以“菊”为媒绣花城
菊花是开封市花,每年的菊花文化节更是享誉世界,这背后凝聚着园林人的汗水。该处年年布展,出新出彩。从方案设计、场地督导、检查提升等方面,该处层层把关、节节验收,不断总结以往经验,融入并提升亮化辅助效果,增加菊花扦插面积,更多使用色彩丰富的菊花与宿根花卉,展现菊城魅力。今年是中国开封第40届菊花文化节,该处计划以宣传开封历史文化及本地特色为主,突出开封菊花扦插、养殖、造景技艺,拟定在城市入市口、景区周边、环湖风景区、大街干线沿线等重要节点布展,确保造型合理、主题突出、色彩艳丽、内容丰富,更高标准、更高水平展示开封形象。
以“先”为要建园林
从2020年4月初到2022年3月初,该处经过近2年的持续户外作业,利用“背包式激光雷达扫描系统”(激光点云),对管辖范围绿地、古树名木进行普查,对园林绿化植物的数量、品种、规格进行统计汇总,完成率近90%,摸清了绿化“家底”,完备了绿化资源数据库,提档升级智慧园林。下一步,该处将利用物联网、移动终端、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实现人、物、地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做到园林智能化运转,提升效率、节省人力、赋能绿化、造福于民。
以“花”为主出多彩
在园林造景中,该处加大月季、菊科花卉、时令花卉的应用,打造特色道路,增加景观色彩,营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城区绿化环境。打造月季大道。2021年,已完成内环东路、夷山大街南延、龙亭北路等5条道路2个绿地的高秆月季、球状月季、柱状月季和月季墙的栽植,让市民走在大街干线、走进公园就能赏“彩”、闻“香”。同时,在龙亭北路、龙亭环湖西路、宋都御街等区域,采用铁艺花钵、木质花箱、地栽方式,根据季节特点、花卉特性适时栽植,及时更换,营造四季有色彩、天天可观赏的景观效果。
以“稳”为基促发展
积极申请成立开封市园林绿化工程技术中心,2020年9月正式通过审批,该处依托技术中心,建立园林绿化大数据库,将引种驯化作为长期、重要的基本工作,完善现有树种,编制完成《开封市园林绿化处流胶病防治技术标准》,提升养护管理水平,积极参加省级花境比赛,作品“此中真意”获得省住建厅、省建设工会委员会颁发的“最佳设计奖”“综合类二等奖”两项荣誉。此外,3座苗圃多品种生产,提高育苗供苗能力,年花卉总产量30余万株。
以“改”为纲牢根基
2022年3月,新修订《开封市园林绿化处绿地养护考核办法(试行)》已试运行3个月左右。接下来,将根据试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优化考核流程,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参与调研、编制《开封市城市绿化条例》,对我市规划区内种植和养护的树木花草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作了详细规定,加快了我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的法治化进程。
踔厉奋发启新程,勇毅前行开新局。严格落实市城管局决策部署,该处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坚定的信心,做大做优以绿荫城大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媒体记者:刘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