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回暖来了 最高气温将冲向22℃ 周内冷空气“捣乱” 气温会反复

开封手机报 02-28 00:15 我要分享

  2月最后这个周六周日,我市晴空万里,天蓝得让人心醉。一波升温潮,让很多人感受到春天的暖意。

  今天升温继续,我市最高气温将触及今年立春以来的首次“2字头”,达到20℃,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将彻底拥抱春天。不过,这时节的天气,冷暖总在“一瞬间”。目前我市还未入春,根据市气象台的测算,本周我市的平均气温为9.0℃~9.5℃,未达到入春的标准。即便入春了,春姑娘向来以变脸迅速著称,很可能是“暖得飞起、冷得突然”。

  明天,随着一股冷空气的影响,我市最高气温将迅速下降至14℃。等这股冷空气过了,一波大回暖来了,气温升降之快令人惊叹,周五最高气温能达到22℃。但接下来,又有一股冷空气前来“捣乱”,最高气温下降至14℃。

  总体来看,本周我市气温呈上升趋势,中间会有反复,所以大家想要稳定的温暖天气,还要再等一等。另外,大家千万不要被眼下的好天气蒙蔽,把厚衣服收起来。

  一直以来,春姑娘到来的过程都很曲折,眼看着曙光就在面前,却被不期而至的冷空气“赶”回起点。后天是“九九”的第一天,所谓“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的到来,意味着春天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本周六,我们将迎来惊蛰节气,天气回暖,春雷始鸣。

  

  惊蛰:蛰伏的美好正在醒来

  本周六,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惊蛰,这标志着仲春时节开始。陶渊明有诗曰:“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伴随着阵阵春雷,仲春来到,春意渐渐浓了起来。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国平说,惊蛰,古时候最早叫“启蛰”,汉朝时为了避汉景帝刘启的讳而改为“惊蛰”,唐朝时曾有短暂的恢复,后就以“惊蛰”沿用至今。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蛇虫鼠蚁。“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时节,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农作物可以种了。惊蛰是耕种的好时节,随着气温回升、日照增加,我国由南向北渐次进入春耕时节。

  雷惊蛰始,惊蛰不仅要自然界的生物醒过来,也在启示每个生命应当清醒,蛰伏的美好正在醒来。

  市中医专家娄琪认为,惊蛰后天气虽然有所转暖,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应根据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适当“春捂”。饮食应清温平淡,可适当多吃温热健脾食物,这样不仅可以祛风散寒,还能抑制病原菌的滋生。

  惊蛰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此时锻炼身体不宜过于剧烈,要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运动要循序渐进。运动前最好先热身,运动的时候衣物要宽松,运动的场所要安静,空气也要好。(全媒体记者:张仲鹏)

责编:kfsjb_tsz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