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对屏情温暖 就地过年一样甜
“小年来,蒸年糕,祭灶扫尘要趁早;穿新衣,戴新帽,贴好对联放鞭炮;挂红灯,接红包,欢天喜地财神到;春将至,冰雪消,欢歌笑语乐淘淘。”1月24日一大早,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五里河镇程寨村的陈建玲就哼着小曲去打扫昨夜的积雪,然后去超市买年货,回到家中喊起还躺在被窝里的孙女翟静雯、孙子翟帅文到院里堆雪人、挂灯笼,接着到客厅和面、蒸馍……年俗年味随着63岁陈建玲的一举一动慢慢飘散开来。
在豫东,过年蒸大馍饱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待。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和面蒸馍,尤其要蒸大馍和红枣馍,寓意生活蒸蒸日上、锦上添花,接下来的一年里事事如愿,无论干什么都会更上一层楼。
“明天就是祭灶日了,不知道永胜和晓利在昆山咋过?”陈建玲一边和面,一边和老伴翟连河念叨着。
今年春节不同于往年,本应出现的三代同堂场景在疫情背景下很难再现。陈建玲与翟连河带着孙子孙女在五里河镇程寨村生活,儿子翟永胜和儿媳吕晓利常年在江苏昆山务工,今年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在外就地过年,春节不回来了,老两口和孙子孙女的身份随即转变。在杞县县委、县政府的联防联控关爱特殊群体的统一部署下,他们的身份前面多了“留守”的前缀,也多了分特别的关爱和关怀。
“家里这么干净!陈大姐你身体好棒!”随着一声问候,杞县县委副书记、五里河镇党委书记陈嘉慧带着慰问品走进陈建玲的家。
“陈书记您咋来了?天气这么冷!”陈建玲顾不上擦干净手上的面粉,一边招呼陈嘉慧坐下,一边指挥翟连河打开客厅的空调。
“连河给俺陈家的妹妹烧壶开水,暖和暖和。还有,把永胜他两口寄来的好茶叶拿来,把我刚从超市买的瓜子、水果拿来……”一时间,翟连河被指挥得不知所措。
“奶奶、奶奶,俺爸和俺妈要和你视频说话。”孙女翟静雯举着手机从里屋跑出来。
“永胜,你看咱县的陈书记来家里看我们了,你和你媳妇就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安心在外过年吧。家里什么都不缺,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我和你爸很幸福。”脸上挂满幸福笑容的陈建玲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机镜头对着客厅扫了一遍。
“雪融疫散,春暖花开。永胜,在外过年要照顾好身体,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到那时抽空回来看看老人和孩子。家里请放心,有党委和政府在。”陈嘉慧接过手机,通过视频隔空向翟永胜夫妇致以节日的问候,并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他们积极响应号召、配合防疫政策表示感谢。
“妇女带头,顶起半边天,您除了照顾好孙子孙女的生活学习,还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红红火火过大年离不开您这根‘大梁’的忙里忙外。”陈嘉慧一边说一边挽起袖子、系上围裙,和陈建玲一起和面、做馍。
“咱们来比比手艺,我的手艺也不差。”陈嘉慧笑着与陈建玲唠起家常。
“包饺子,包饺子,俺陈妹妹今天在咱家吃饺子。”一锅馒头上笼后,陈建玲又忙着从冰箱内取出调好的饺子馅儿。
看着家里热闹的场面,翟永胜在手机另一端热泪盈眶。
隔空对屏情温暖,就地过年一样甜。在2022年这个不寻常的春节即将到来时,杞县像陈建玲家庭这样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还有很多。杞县县委、县政府针对因疫情防控需要有家人在外地就地过年的家庭,进行全方位走访调查,重点对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伤残家庭等困难群体实施救助保障政策,及时给予关心关爱,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在内的人文关怀,让杞县百万群众度过欢乐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节。(全媒体记者:汪少冲;通讯员;司利强,夏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