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保局成立以来我市老百姓获得多项利好

开封手机报 09-12 23:55 我要分享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医保局成立两年多来,着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老百姓获得多项利好。

  一是慢性病患者看病便宜了。

  我市将30多种疾病纳入门诊慢性病报销范围,放宽医保支付范围,平均报销比例达70%。将35种大病纳入门诊重特大疾病报销范围,平均报销比例达87.5%。在全省率先建立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对全市近130万城乡居民“两病”患者的日常用药报销60%,减轻了参保群众的用药负担。

  二是常用药、救命药、和医用耗材都降价了。

  我市严格执行国家集采药品共4批157个品种和省内27种药品的采购和使用工作,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5%,最高降价达96%。

  将好药、救命药纳入医保谈判,2020年119种谈判药平均降价51%,其中抗癌药18种。从前吃不起的“贵族药”谈出了“平民价”!

  冠脉支架、吻合器、补片、人工晶体、留置针等医用耗材集采品种全部降价,冠脉支架从均价13000元降至700元,人工晶体降价过半,为患者节省了大量的治疗费用。

  今年 6 月,市医保局牵头开展了豫东“3+3+N”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来自全国的 74 家企业参与报价。输液器、气管插管,镇痛泵,吸氧装置四类耗材最高降幅 94.52%,平均降幅 77.25%,集采结果全省共享,年度可节约采购费用 3.4 亿元。

  三是群众住院费用降低了。

  我市目前基本形成了总额控制下的按DRG、按病种、按床日、按人头、按项目、按中医日间病房付费等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稳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目的是降低老百姓就医费用负担,倒逼医院规范诊疗行为,减少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

  改革以前,2019年我市群众人均每次住院费用是1.08万元(包含医保报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848元,比浙江金华还高。改革以后,现在我市群众人均每次住院费用是865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提高基金可持续能力的同时,也减轻了参保患者费用负担。

  四是群众就医更方便了。

  我市推广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实现一个动态二维码 即可无卡就医、无卡买药、打疫苗。目前已有121.6万人激活,153家定点医疗机构和677家药店开通扫码结算。

  持续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市支持跨省结算的医疗机构有278家。今年上半年省内异地就医结算2.8万人次,省外异地就医结算3885人次。基金共支付2.79亿元。

  五是失能人员有人照顾了。

  2020年9月,我市成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家试点城市之一。今年 1 月 1 日起,在全市正式启动为期两年的长护试点。出台了《开封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行办法》和 13 项配套政策。形成契合开封市情,多元筹资,规范认定,待遇合理,社商合作的制度体系。公开招标遴选 5 家商保公司,在市县区医保大厅共设置 11 个受理窗口,全面委托经办。这项制度是积极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重大惠民工程。通过运行,减轻了重度失能人员及家庭负担,帮助重度失能老人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全市有1110人经评估通过签约享受长护险待遇。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序良俗,适应少子女化、城镇化和人员流动化现状。同时,增加我市劳动力供给和就业岗位1000 多个,特别是为 4050 人员提供大量再就业机会。催生、培育、引领和规范养老护理产业健康发展,目前项目共纳入 43 家长护定点护理机构,吸纳投资 1500 万元。(全媒体记者:王予杰)

责编:陶宋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