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持续在线 我市本周闷热依旧
持续强降雨过程带来不少危害,但它也带来了凉爽。随着降雨结束,高温马上“接盘”,7月31日,我市就迎来了连续降水后的第一个高温日。不少人说,午后基本不敢出门,“烧得慌”。
令人稍稍感到欣慰的是,高温没有形成“一波流”,尤其是新的一周,也许不会出现想象中的高温“连续剧”,但这并不意味着天气清凉,甚至比高温天还让人沮丧,因为本周我市天气的主旋律还是闷热。
根据市气象台预报,本周我市降水偏少,只有10mm~20mm,且多为分散性雷阵雨。平均气温略偏高,为26.5℃~27.5℃,历年均值为26.8℃,周日还会出现高温日。更重要的是,最低气温一直居高不下,最低为23℃,可以说是日夜炎热。这种情形表明,本周,闷热和湿热依然是我市天气舞台的“主角”。
同样的气温条件,湿热天气带来的热气更加明显、体感温度更高,因此,有雨的天气更令人觉得闷热,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身上总是黏糊糊的,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暑热持续在线,只有到凉快的空调房里才有所缓解。
这种情况下,市民应注意防晒、多补充水分,以防中暑。
本周六迎来立秋节气。虽说农历日期上是这么算的,但在气象学上,人们将连续5天日均气温在22℃以下作为秋天开始的标志。以这样的标准来看,我国能在立秋这天真正进入秋季的地区很少。但立秋过后,夏天的燥热会慢慢褪去,昼夜温差逐步加大,凉风也吹了起来,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秋天正式到来。
立秋:立秋不见秋 酷热使人愁
本周六迎来立秋节气,这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河大文学院教授李国平说,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此时,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丰收的季节即将开始。
秋高气爽,令人心驰神往。但一般立秋只是代表天文上秋天的到来,并没有到气象意义上的秋天。所以,立秋之后还会继续热。立秋的时候还处于三伏天,一年中以三伏天为热,立秋后还有一伏。俗语也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立秋的时间是8月7日14点53分,属于“晚立秋”,还得热上一段时间。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随着气温的降低,凉偶来风,但暑热未过,天气变化无常,因此不宜穿过多的衣服,以免影响对气候转变的适应能力,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晚上还要注意保暖。
从中医角度来说,立秋至秋分这段日子被称为“长夏”。“长夏应脾而变化”,中医认为湿为阴邪,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易导致食欲缺乏、精神不振、四肢乏力等。因此,这个时节的养生保健要格外注意,要注意午休,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以保证睡眠充足,同时也要加强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