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一曲梁尘起——禹王台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纪实
【编者按】近年来,禹王台区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基层和群众的关切,解决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尤其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禹王台区把学习党史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始终,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感,受到群众的欢迎和称赞。即日起,本报开设《禹王台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报道》栏目,刊发该区为群众办实事的做法和经验,以飨读者。
5月26日上午,记者在禹王台区禹南社区药厂西区家属院看到,小区路面宽敞整洁,两旁绿树红花相映,老人孩童悠然自得,处处透露着温馨和谐的生活气息以及浓浓的文化氛围,文明祥和蔚然成风。
而在几个月前,这个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家属院,路面坑洼不平、黄土裸露,道路狭窄、破烂不堪,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居民生活极为不便,对此怨声载道。
“老旧小区改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小区居民个个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这是禹王台区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个缩影。
禹王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工作,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着力点、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为落脚点,科学规划、强化措施、全力推进,真正让居民得实惠、小区得提升、城区得发展。
“截至目前,禹王台区共完成了2019年、2020年改造的小区40个、339栋楼、12279户,总建筑面积84.9万平方米;启动了2021年度11个小区、140栋楼、44.05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同时,将2001年至2005年建成的小区纳入后续改造储备项目。”禹王台区住建局局长刘志刚告诉记者。
一
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过程中,禹王台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谋划、紧盯民生,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
“我们要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为抓手,全面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将党建工作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相融合,有效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禹王台区委书记黄腾深切关注。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惠民工程,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依托,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为群众服务,坚持为群众谋福利,践行为民初心,推进社会服务,全力以赴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禹王台区区长陶毓敏时时如此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
决绝的态度、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燃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豪气,该区上下坚决以前所未有的状态、前所未有的魄力,全力以赴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用实际行动讲好禹王台区故事。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黄腾和陶毓敏亲自挂帅,成立了禹王台区党建引领城市有机更新工作指挥部,下设10个工作专班,科学统筹住建、财政、城管、民政等部门,发挥好属地管理职责,明确社区协同任务,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为老旧小区改造治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该区组织召开城市有机更新工作推进会20余次,区住建局等职能部门联合各乡、街道,根据各老旧小区实际情况,结合小区内部构造、生态环境、人文特色及周边区域空间等资源,将群众民生诉求作为第一要素,积极商讨老旧小区“菜单式”改造方案,有效制定相关民生问题解决措施。
本着“居民自治为主、社区管理为辅”的思路,该区积极建立小区业主管委会,按照党员代表优先原则,由小区群众自发推选出单元长、楼长,构建“社区+小区+楼长+单元长+业主”五级管理架构,以包社区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区党员为中心,积极组建党支部和党小组。截至目前,该区街道、社区牵头在涉及老旧小区改造的小区成立55个党组织,形成组织引领、党员担当、发动群众、小区自治的治理思路和共建、共管、共享、共治的长效机制,为后期建设管理打下基础。
三里堡街道三胜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第一时间组织社区干部成立临时党小组,召开老旧小区改造部署会议,由“两委”成员带头,组织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社区临时党小组人员、网格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深入了解居民的愿望和需求。红洋楼西街12和13号院、啤酒厂家属院等小区年代久远,违法建设问题突出,被纳入改造范围,共涉及7栋楼238户。三胜社区临时党小组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重拳拆违治乱,组织召开座谈会,讲政策、讲法规,同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点对点谈心,从被动到主动、从误解到理解,群众对拆违的态度逐渐发生转变。2020年3月,社区党支部拆除违法建筑,累计拆除居民小区的私搭乱建5874㎡,清理乱堆放、乱放、种植200余处,共清运垃圾130余车。
二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群众无小事,民生事事大。把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是禹王台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坚守的重要原则。
该区立足解决居民实际需求,规划基本功能,不拔高标准、不降低品质,针对不同类型小区、不同居民诉求,在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改造重点,将打造宜居环境和提升居民服务融入小区改造全过程。科学统筹宣传、财政、住建、民政、乡(街道)等单位部门,根据各老旧小区实际情况,结合小区内部构造、生态环境、人文特色及周边区域空间等资源,将群众民生诉求作为第一要素,积极商讨老旧小区“菜单式”改造方案,有效制定相关民生问题解决措施,扎实做好宣传报道、经费保障、业务指导等工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该区从 “脏乱差”入手,硬化地面,对楼顶屋面加做防水,粉刷楼体外墙面,种花植树修草坪;同时,改造小区内的线路,清理废弃管线,统一高度和线路走向,小区功能得到完善与提升……一个个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得到解决,群众的心里十分舒畅。
本着“居民自治为主,社区管理为辅”的思路,该区积极建立小区红色管委会,按照党员代表优先原则,全面落实小区业主代表联席会议制度,以楼长及单元长为代表,以近期民生诉求为主要议题,积极邀请相关工作人员参与联席会,做到“小事不出楼,大事共商量”。截至目前,全区成立红色物业、红色管委会47个,党组织55个。官坊街道以分包社区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区党员为中心,组建“红色管家”队伍,采取“两三个人唠唠嗑、三五分钟解忧难、闲暇间隙鼓鼓劲”的交流方式,及时掌握群众在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调解矛盾纠纷;对无法化解的矛盾,及时上报社区党委,并协助社区党委、辖区民警进行调解处理,真正做到情况掌握在小区、问题解决在小区、工作推进在小区、感情融洽在小区、工作效果在小区。
在调解群众拆违工作中,该区注重发挥业(管)委会和“红色管家”的主观能动性,营造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的积极氛围,调动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保证群众参与度,确保群众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集体参与、获得实惠。南郊乡通过建立“党员示范楼”等形式,让群众自觉当好政策落实的“宣传员”、工作推进的“监督员”、群众意见的“传话筒”,真正做到“菜单式”改造。
繁塔街道在工作中科学谋划小区后期规划部署,优化小区活动场所,围绕国土绿化、道路翻修、管网翻新等规划建设,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社区,提升居住环境,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治理成效,更加坚定信心,为常态化老旧小区治理工作提供持续动力。
由于修建年代久远,新门关街道化轻小区存在管网老化、设施陈旧、功能不全等诸多问题。为了实现老旧小区的“内实外美”,该街道改造工程从完善小区功能入手,统筹兼顾水、电、气、暖、绿化、消防、停车等问题,对小区的整体功能进行全面升级。5月9日上午,记者在化轻小区看到,楼梯墙面统一刷成灰色,空中的电线有序规整,公共设施规范有序,路面平整清洁,绿树红花相映,整齐美观。
三
“没想到这么短时间,能看到俺小区的居住环境变化这么大。走在绿树下,闻着红花香,感受着满院清新之气,别提多幸福了!”看到记者在采访,二玻家属院60多岁的居民刘阿姨由衷地赞叹区委、区政府这项民生工程。
在这座老旧楼院生活了10余年,刘阿姨亲眼见证家园的巨大变化。“以前小区路面崎岖不平,违建一个连着一个,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我没事基本不想下楼。”今年,小区改造升级完成后,她每天都下楼散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结合全区老旧小区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该区对小区后期建设进行“菜单式”规划,通过社区托底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围绕国土绿化、道路翻修、管网翻新等,大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突出“15分钟便民服务”,全力保障居民的文体娱乐需求,不断优化小区活动场所,为日常化、常态化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及治理工作助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治理成效。
同时,该区着重提高老旧小区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丰富周边便民商圈,真正把高水平规划执行到位,最终形成集养老抚幼、文体娱乐、健康休闲、快递投放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活圈,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在改造中,禹王台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党员在改造中主动发声、积极发力。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带头清理楼道、车棚堆积物,主动与社区工作人员就违法建设、防盗窗拆除等一起做群众工作,起到了显著效果。汽修厂家属院50岁的居民于华虽然家里经济困难,但了解到小区改造将带来的变化后积极主动配合,将自家的违法建设拆除,不讲任何条件。于华的行为带动了周边邻居纷纷配合拆除自家违建。
硬化小区道路、提升绿化环境、改造供水燃气系统、重新布置污水管网……通过改造提升,一个个老旧小区精彩蝶变,有的新砌了花坛,有的铺上了彩砖,有的栽种了郁郁葱葱的花草,有的增加了停车线。同时,该区实施的适老化改造,采取新增或改扩建健身广场、增设健身器材、增加休息凳椅、增设楼梯内侧扶手等方式,极大方便了老年人出行,提升了老年人日常生活品质。
每一个变化都带着温暖、带着朝气、带着向往,切实改善群众的生活。
为了形成居民自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小区事务小区居民作主的风尚,该区按照共管、共治、共享的思路有意识地培养小区的自治能力,积极引导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或居民自治小组等小区自我管理组织,一边抓改造一边指导小区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增强了小区自治能力,逐步实现小区后续管理的正常化、专业化。
菜市街道办事处辖区的西后街A区建于1994年,治安混乱,环境恶劣。2019年,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指导小区几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成立党小组,全面担负起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居民的思想工作问题。随后,整个小区160户居民全部同意并支持改造工作。如今,小区有党员组成的红色物业、义务巡逻队、志愿服务队等,文明之风、和谐之风遍吹小区每个角落。
原来的小区路平了、灯亮了、墙净了、地绿了、景美了,小区外在“颜值”和内在“气质”不断提升,引来居民一片叫好之声。
禹王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潘磊告诉记者,改造小区的目的就是把更多舒适和便利带给群众,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让居民幸福生活持续升级。这是禹王台区改造工作的最高目标。
修葺一新的路面、升级换代的水电气管网、崭新的健身器材,是触手可及的点滴变化。这些变化柔如春风,隐藏在历久弥新的城市气象中,附着在焕发生机的旧街老巷中,更洋溢在群众充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笑容里。改变的是环境,凝聚的是人心。禹王台区广大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亮剑、勤于奉献,以实际行动将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景用老旧小区改造的方式照进现实,这不仅是禹王台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更是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扬禹王台精神的真实写照。(全媒体记者: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