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血青年 响救亡号角

开封手机报 04-27 23:25 责编:陶宋之 我要分享

9.jpg

位于禹王台公园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封队部旧址。

  1936年2月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由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在北平(今北京)发起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建立的青年抗日救国团体,简称“民先”或“民先队”,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追求民族解放为宗旨。1936年秋天,“民先”发展到河南,省会开封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民先”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封队部旧址位于禹王台公园院内古吹台、河南大学等处。

  4月8日,记者和市委党史研究室一科科长吴江一起来到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封队部旧址,追寻这段难忘的历史。

  春天的禹王台公园,树木吐绿,樱花盛开,游人如织,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季美景。吴江告诉记者,1936年暑假,在北平“民先”总队部编辑刊物的原开封师范学生魏伯被派回开封建立“民先”组织。魏伯回到开封后,遇到了返乡的河南籍“民先”队员刘清源,两人相约一起联络筹建开封“民先”组织。他们分别联系了进步同学杨伯笙、胡得龙(胡子云,河南大学学生)、朱文昭(朱子闻,开封高中学生)、刘调荣(女高学生)、宋蕴玉、赵玉亭、陆斐文、赵海深等,酝酿建立“民先”组织。

  刘清源把联系的几个同学介绍给魏伯后,自己返回北平。魏伯约定部分同学在禹王台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会上,魏伯把北平学生运动特别是“民先”的组织和活动情况作了介绍,并希望大家考虑在开封也建立“民先”组织。参会人员表示同意,并约定了与北平“民先”总队部的联络方法。

  不久,魏伯返回北平,向总队部汇报了在开封联系的情况。1936年10月,开封“民先”队部建立,河南大学学生邓子健(邓拓)任队长。开封成为全国31个有“民先”的城市和地区之一。

  开封“民先”队部建立后,即在各校开展活动,发展队员。邓子健介绍了周震中、赵以文,胡得龙介绍了姚肇平,张文杰到北仓女中联系发展队员,赵玉亭负责女师的“民先”工作。

  1937年年初,“民先”总队部领导人刘导生到开封巡视指导工作,召集各校学生积极分子召开会议,了解河南情况,宣传全国抗日形势。在其指导下,开封“民先”队部领导成员进行了补充和调整,正式组建了开封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部,开封西北中学教员施于民任总务部部长、朱文昭任组织部部长、赵玉亭任宣传部部长、姚肇平任训练部部长。开封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部组建后,工作进展很快,在很短时间内,各校先后建立了“民先”组织,队员近百人。各校“民先”在极端秘密状态下以小队为单位单独活动,由队部成员分工负责,互相之间不发生横的关系。

  吴江介绍说,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封队部开展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宣传抗日救亡,推动全民族抗战。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利用学生高昂的抗日激情,组织他们成立歌咏队、演剧队等各种宣传队,深入广大农村、工厂、兵营,走街串巷,到广大群众中进行抗日救国宣传。二是推动新文化运动,宣传进步思想。开封高中、开封女师、北仓女中等校的“民先”组织和进步学生一起,以“读书会”“研究会”的形式,学习和推广新文化,传阅马列书籍和进步书刊,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三是团结进步青年,同反动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在学校中,经常利用墙报、板报、开展时事讨论会等形式,评论时局,抨击反动当局的妥协政策。四是为抗日民族解放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通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的教育和各种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一批进步青年迅速成长,初步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他们有的奔赴延安,有的在当地参加革命活动。这些青年大多在后来的抗战中为民族解放作出了贡献。

  1937年4月,刘导生按“民先”总队部指示到达开封,召集开封“民先”负责人,传达总队部决定,在原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封队部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河南中心队部。之后,刘导生连夜赶往郑州,不久被特务逮捕。接着,特务冒充郑州“民先”队代表,拿着从刘导生手中骗取的与开封“民先”组织的联系信,到开封找到河南“民先”中心队部负责人,探听到了开封“民先”组织的全部情况。

  短短几天,河南中心队部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先后被捕,部分学校的“民先”骨干受到传讯和搜查。刚刚成立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河南中心队部遭到严重破坏,各校“民先”都停止了活动,大多数“民先”队员纷纷离开开封,分赴全国各地,有的赶往北平,有的到山西太原参加薄一波主办的军政干部训练班。

  “‘民先’开封队部遭敌人破坏后,活动受挫。后来,中共开封市委在大力发展党员、建立基础组织的同时,要求各支部在青年中迅速恢复‘民先’组织和发展‘民先’队员,并派由天津回来的学生、中共党员王静敏、冯纪新负责领导‘民先’工作。”吴江说,党组织以平津流亡同学会的公开名义把开封的青年学生团结起来,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组织“农村救国服务团”,他们利用星期天到街头、市郊宣传抗日,出壁报、演讲、唱救亡歌曲、演街头剧等,深受群众欢迎。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建立的青年抗日救国团体,到“七七事变”前,全国各地的“民先”队员已有7000余人,在学生、工人、农民、军人、店员中都发展了队员,在国外也建立了“民先”组织。1938年秋,国民党统治区的“民先”组织被国民党强行解散,解放区的“民先”后来合并到青年救国会。(全媒体记者:康冀楠;实习生:崔禹尧)

扫码看视频

10.jp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