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叫响“店小二”服务精神

开封手机报 05-26 23:20 责编:陶宋之 我要分享

  5月18日,位于杞县经三路的金大源实业有限公司,持续向好的销售情况和源源不断的订单需要企业新建厂房、扩大规模。于是,企业向该县产业集聚区提交了扩建申请。5月18日,为了帮助企业早开工、赶进度,杞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和产业集聚区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开通容缺办理业务,由杞县住建局开出了全县第一份同意企业“桩基先行”的文件。先行先试,真正为企业发展开新路、谋办法,这不仅是杞县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落实便捷开工审批制度的具体举措,更是该县在持续转变干部作风的浓厚氛围中,党员干部切实实现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当好把服务送到企业身边的“店小二”,真正实现角色转化。

  今年以来,杞县紧紧围绕市“项目建设年”“环境建设年”“作风建设年”要求,以创新机制、流程再造、压缩时限、优化服务为抓手,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发扬“潜心谋事,扎实干事,努力成事”的优良作风,叫响“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开展。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我们通过释放各种优化营商环境的红利和提供各种便捷服务,就是为了让企业减负增效,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推动杞县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杞县县长王红涛告诉记者。

  杞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韩治群为组长;县长王红涛,常务副县长张富存,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王星海为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营商环境工作领导组,负责全面推进营商环境工作。该县围绕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出台了《杞县投资建设项目“便捷代办”服务体系管理办法(试行)》《杞县2020年深化工程建设项目“便捷开工”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切实解决企业办理的痛点、难点、堵点。

  转变作风 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

  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营商环境改善不断释放制度红利,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今年以来,杞县用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

  “企业有需求,我们营商服务中心免费代为一次性全部办理相关手续……”5月21日,杞县云仓一号仓储有限公司的冷库车间,杞县营商服务中心和县发改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和产业集聚区工作人员在这里,向该企业负责同志介绍代办业务。企业提需求,政府来跑腿,今年以来,杞县营商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发改委、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配合,定期深入铝型材产业园区、银河上苑、杞国和院、豫资公司、城投公司等企业和重点项目,宣讲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听取企业开办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主动和企业签订代办协议,建立专业的“便捷代办”人员队伍,弘扬“店小二”的“服务至上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变企业跑腿为政府主动上门服务,形成“一窗委托受理、全程跟踪服务、协调督办问效、高效便捷审批”的代办机制,加快项目落地,促进杞县营造高质量营商环境。截至目前,杞县营商服务中心已与企业签订代办委托书26家,让企业切实感受到营商环境的变化。

  营商环境好,则市场活力足;营商环境优,则发展后劲强。2021年,杞县持续推进服务创新,聚焦打造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的“四最”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树立“投资到杞县,发展无障碍”的环境品牌。

  在杞县的世合铝型材产业园办公楼的三楼,是产业集聚区专门为这里的入驻企业设立的业务办理大厅,承揽了包括资料申报、业务审核、医保办理等多项涉企业务。项目外联部负责人卢超告诉记者,有了这样的服务,企业感受到的是贴心和温暖。

  通过推行投资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一站式”管家服务制度,结合驻企联络员机制,建立专业的“便捷代办”人员队伍,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投资建设项目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产业集聚区要求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集聚区全体人员以“服务到位、管理规范”为宗旨,每位负责人联系1~6家企业,以点对点服务方式,当好“四大员”,有针对性地提供对接服务。

  精准把脉 为环境优化提供有力保障

  杞县政务服务大厅的工作时间是周一至周五的9时~12时、13时~17时(法定节假日除外)。今年以来,为更好地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给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全时段的服务,杞县政务服务大厅承诺,凡是有服务对象正在办理未办结的事项时,窗口工作人员将主动延长工作时间直至事项办理完毕。“2021年 ,杞县政务服务大厅按照环境建设年‘最多跑一次 ’改革的总体要求 ,持续推进 ‘一件事 、一张表单 、一套材料 、一次提交 、一窗受理 、一次办理 ’改革 ,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 ,减少办事流程 ,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 ,用实际行动践行‘数据多跑腿 ,群众少跑路 ’,让前来办事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杞县营商服务中心主任刘海鹏告诉记者。

  企业在办理证件时是否遇到过政务服务窗口未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致使为一件事多跑腿的情况?“企业办理证件过程中是否遇到‘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的情况?”“您是否遇到过执法部门‘罚没收费不开票’的情况?”“请您提出对优化本地营商环境的具体意见和建议?”这些是杞县200余家企业收到的杞县纪委监委《杞县营商环境调查问卷》中的内容。

  为全面了解企业和群众对杞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满意度,特别是窗口单位的服务质效,听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对改善营商环境的诉求,切实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热点、难点和堵点问题,杞县纪委监委成立6个专项调研工作组,直插乡镇基层、直奔企业一线,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集中座谈、交流访谈和不记名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围绕政府服务大厅窗口单位进驻及运转情况,以及执法部门开展执法检查、涉企收费工作等13个方面进行精准把脉,向企业负责人和部分环节管理人员详细询问了解有关职能部门在行政审批、执法监管、政务服务、减税降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具体表现,了解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征集企业关于提升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截至目前,该县共调研17个乡镇、50个部门(单位 )、201家企业,向企业和群众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收集涉及企业发展、涉企部门工作作风等方面突出问题46条,改善营商环境意见建议73条,下发问题整改建议书12份。

  “优化营商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求党员干部时刻把广大群众对加快发展的期盼牢记在心,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意识,通过干部作风的持续转变,为企业发展跑腿儿,为群众办事儿跑腿儿,当好杞县发展的‘店小二’,大力度落实惠企政策,大力度疏通堵点梗阻,破解企业‘急难愁盼’,在全县形成爱企、护企、助企、惠企的良好氛围,让杞县成为新的投资热土,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增加发展后劲,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杞县县委书记韩治群掷地有声地说。(全媒体记者:汪少冲;通讯员:叶中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