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两会上的民生牵挂

人民日报客户端 03-10 14:01 我要分享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每年全国两会期间,百姓冷暖、民生福祉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最大的牵挂。今年全国两会“下团组”,总书记对这些民生话题念兹在兹。

  “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

  总书记的话意有所指。过去一段时间,在全国上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步子急了些,步子大了些,一些群众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叮嘱:“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

  “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总书记强调,“既要有一个绿色清洁的环境,也要保证我们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东折腾一下、西折腾一下, 14亿多人的饭碗怎么端得牢呢?”

  “民以食为天。”我国14亿多张嘴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3月6日,在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谈了“中国饭碗”问题。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总书记语气坚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果我们端不稳自己的饭碗,就会受制于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历数当前存在的“崽卖爷田心不疼”问题:“东折腾一下、西折腾一下,18亿亩耕地红线怎么保得住呢,14亿多人的饭碗怎么端得牢呢?”

  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

  既要吃得丰富多样,又要吃得适度适量。端牢“中国饭碗”,也要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中国人才几天时间没饿肚子?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这些孩子。过去谁没饿过肚子?但人很容易健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止餐饮浪费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不懈抓下去,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

  “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成绩不易,但不能自喜。在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增强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制度安排更加公平,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总书记指出,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面。

  “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总书记要求,要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和挪用贪占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违法行为。

  “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

  “乡亲们都下来了吧?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下山住了吧?”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度关切询问四川凉山悬崖村的情况。

  2017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有关悬崖村的新闻报道:“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

  今年全国两会政协联组会上,来自四川省民政厅的委员,现场展示了悬崖村从藤梯变钢梯的两张照片,带来了悬崖村日子越来越好的新消息。

  “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的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但是不均衡、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总书记要求,要针对特困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强化临时救助。要补齐农村社会福利短板,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儿童、“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关心关爱精神障碍人员,坚决杜绝欺凌虐待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违法行为。

责编:刘玉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