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焦作十大体育新闻盘点
刚刚过去的2021年,焦作体育亮点纷呈,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青少年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体育产业提质增速效益明显,城市体育名片更加亮丽,焦作体育事业在追赶超越中不断实现新突破,实现了“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基本目标,展现了体育精神、体育力量和体育担当。
为全面展现2021年焦作体育工作成果,向全社会展示体育部门良好形象。
1 青少年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
聚焦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向省专业队输送集训运动员141名;女篮运动员张茹、李月汝,女子100米栏运动员陈佳敏参加了东京奥运会;50名运动员代表河南参加全运会。焦作健儿共获得全国比赛金牌10枚、河南省年度比赛金牌157枚。
我市运动健儿在冬训
积极承办高水平赛事。先后承办了2021年“中国体育彩票杯”河南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河南省古典式摔跤锦标赛、河南省幼儿基本体操锦标赛等比赛,4000余名运动员莅焦参赛,近万名运动员家长现场助威,既促进了我市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也带动了体育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2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绘就焦作体育蓝图
2021年,为促进焦作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在增强人民体质、提升生活质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焦作市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焦作市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相继出炉。规划以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方位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国养生地”,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全面均衡协调发展,持续提升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使体育成为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生动实践,全力谱写新时代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的绚丽篇章。
3 防汛抗疫彰显焦作体育担当
2021年七八月份,面对接踵而至的汛情、疫情,市体育局认真落实国家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尽职尽责,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立防汛工作专班,组建了5个共计130余人的应急救援队伍。紧急处置险情,瓮涧河泄洪后,全员上阵,封堵漫水路段10余处,堆集沙袋2000余袋,保障了市太极体育中心配电站等关键部位安全并及时清理淤泥3万余平方米。支援受灾地区,组织市业余水上运动学校和有水上运动训练资质的俱乐部和人员投入郑州、新乡、焦作抢险救灾,共提供救援皮划艇22条、救生衣30件,运输沙袋1000余袋,安置群众约110人。
坚持闻令而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除做好本部门疫情防控工作外,号召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到8个帮扶社区协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把“战斗堡垒”筑牢在工作最前沿。
4 焦作体育再获全国殊荣
2021年9月16日上午,国家体育总局表彰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焦作市体育局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焦作市体育运动学校被授予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群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工作双双受到国家表彰,在全国其他城市也实属罕见。这是焦作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健康中国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比翼齐飞、相得益彰,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全国群众体育先进表彰活动自1993年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开始,每4年表彰一次,目前已连续在八届全运会期间进行表彰,焦作市体育局也连续8次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再次彰显了我市群众体育的雄厚基础和辉煌成就。
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的还有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博爱县教育体育局、解放区体育局、温县体育运动发展中心、武陟县体育运动发展中心、市怀源生态管理有限公司、市人民公园、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刘晓军、成法智、赵玲、毛庆、崔涛、王东等6人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5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自2018年我市申报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补齐城市体育设施短板,大力建设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全民健身设施不断完善。着力实施建设“十分钟体育健身圈”为主的健康焦作体育惠民工程,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市区晨(晚)练点城乡全覆盖。市体育局在中心城区的社区、公园、游园、广场全部建成了体育健身工程。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26平方米,位居河南省第二位,远高于1.8平方米/人的国家平均水平。去年以来,我市承办国家级赛事活动2项、省级3项,举办市级活动21项,开展线上全民健身活动120次,直接参与健身人数超过20万人次,带动全民健身人数200多万人次。全市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万余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8.9人。开展国民体质测试,为17000余人开具了“运动处方”。
6 体教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
164支队伍、3000多名学生参赛,太极拳、排球、足球、篮球、田径5个大项……我市历年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跨度最长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运动会于2021年5月22日在市太极体育中心拉开帷幕。这是我市全方位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的又一有力举措。运动会共设篮球、足球、排球、田径、太极拳5个大项109个小项,来自全市99所学校近2500名运动员,在赛场上尽情展现着自己的体育天赋。
焦作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运动会女子跳高比赛
去年,焦作市体育、教育部门在青少年校园足球和阳光体育一小时等活动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密切融合,各训练单位与13所中小学签订了不同项目的共建协议;指导130所体育特色学校组建不同年龄段的训练队伍;组织的2021年焦作市体育特色学校运动会、“奔跑吧少年”幼儿运动会和体育特色学校篮球、足球联赛,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7 举办市直机关第二十届职工运动会
2021年5月25日上午,为期一个月的“建业·新筑杯”焦作市市直机关第二十届职工运动会在市太极体育中心体育馆隆重开幕。这是推进文明、活力、效率、和谐机关建设,面向广大干部职工的文化体育盛事,更是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展现好作风的重大活动。
本届运动会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由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体育局、市直机关工会联合会主办,市体育总会、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各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承办,设有太极拳、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中国象棋等10个大项18个小项。全市71支市直机关代表队、20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运动会。他们在赛场上集中展示了全市市直机关广大干部职工团结进取、蓬勃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争先晋位意识、团队协作精神。
市直机关第二十届职工运动会开幕式现场。
8 市第十一届篮球文化节举办
去年7月份,焦作市第十一届篮球文化节开幕。此次篮球文化节为时3个多月,先后举行了篮球联赛(公开组、骥翼组、青少年组)、三对三篮球赛、个人投篮大赛、儿童花式篮球啦啦操大赛、“我与篮球”征文活动等综合性篮球活动,人群涵盖老、中、青、幼各个年龄阶段。
作为全国篮球城市,焦作市从2011年开始,每年都要举办篮球文化节活动,活跃群众体育文化生活,展示焦作全国篮球城市形象,推动焦作市篮球运动的发展。目前,篮球文化节已经成为我市极具影响力的篮球赛事,科学合理的赛程安排、多个不同层次的组别、球员们精彩绝伦的球技比拼让比赛看点十足,引来无数市民围观,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的篮球热情。在第六届SportIN体育产业大会暨体育BANK颁奖盛典中,焦作市篮球文化节被评为“2020年度最具有社会影响力赛事”。
9 太极拳明天更加亮丽
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推动武术特别是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推广具有重大意义。申请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同意,将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更名为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提升了赛事规格。去年,市体育局积极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打好功夫牌、建设太极名城”精神,组织召开焦作市太极拳发展研究座谈会,委托市武术协会成立焦作市太极拳技击研究中心。在省直机关建立太极拳健身示范站点8个,有17家单位40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了培训,为太极拳进省直机关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促进作用。规范拳师管理制度,出台《焦作市太极拳人才认定办法》,成功举办焦作市第一期优秀太极拳师培训班,为42名太极拳师颁发“焦作市太极拳推广使者”荣誉证书,同时启动了第二期优秀太极拳师培训班。投入180万元对市太极体育中心环境进行改造提升,改造了网球广场和连廊空地,美化了连廊墙柱,增加了体育文化标识和电子宣传屏幕,提升了绿化档次,使独具太极特色的地标性建筑更加亮丽。
10 市业余篮球学校改建项目正式开工
2021年7月27日上午,总投资约7400多万元、占地14797平方米的焦作市业余篮球学校改建项目正式开工。从此,困扰焦作市业余篮球学校发展多年的土地问题彻底得以解决,学校将以崭新的训练、生活设施和辉煌的育人成就,向全国示范性篮球训练基地进军,擦亮全国篮球城市招牌。
2021年7月27日,市业余篮球学校改建项目正式开工
长期以来,焦作市业余篮球学校因诸多原因,办学条件一直得不到改善。学校训练房、宿舍楼年久失修,宿舍楼顶部已经坍塌,落后的办学条件与优异的成绩形成鲜明反差。去年,市体育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困扰篮校发展的土地问题,拟拆除学校现有建筑,重新规划建设学校训练设施和生活设施。焦作市业余篮球学校改建项目总建面积为10122平方米。预计该项目将于2022年12月建设完成。项目建成后,将满足该校所有学生、运动员训练和住宿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