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董仲舒

开封日报 01-14 14:30 我要分享

27938_500x450.jpg

网络图片

  谈到中国儒学的传播与发展,不能不说到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西汉的董仲舒。他在孔孟传统儒学的基础上,吸收各家思想,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内容,将儒学推向高峰,使儒家思想获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独尊”地位,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董仲舒曾是司马迁的老师,但《史记》中司马迁并没有给董仲舒单独立传,只是在《儒林列传》中有寥寥数行记载。对比一下班固的《汉书》就会发现,班固在写其他西汉人物时,基本上是照搬照抄了司马迁《史记》的记载,而对董仲舒没有这样,不仅单独立《董仲舒传》,而且不惜篇幅,详细阐述他的“贤良三策”,与司马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此可以看出,班固对司马迁简单处理董仲舒是有异议的,班固对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是高度推崇的。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回答汉武帝征问的《天人三策》中,《天人三策》也被班固全文收录在《汉书·董仲舒传》中。董仲舒的儒学观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二是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三是春秋大一统,尊王攘夷;四是建立太学,改革人才拔擢制度。

  天人关系说先秦时就有,但董仲舒杂揉诸家,加以发展。他通过阴阳五行解说《春秋》,考察其中与天灾人事的联系,建立起“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认为有“天命”“天意”存在,“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天者,百神之君也”“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把君权建立在天恩眷顾基础上,君权乃天所授,人君受命于天,奉天承运,进行统治,代表天的意志治理人世,一切臣民都应绝对服从君主,从而使君主的权威绝对神圣化,这非常有利于维护皇权、构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这也是汉武帝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天人感应”在肯定君权神授的同时,又以天象示警、异灾谴告来约束帝王的行为,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就使得臣子有机会利用灾祥天变来规谏君主的行为。“天人感应”对历代皇帝都有警策作用,据《汉书》《后汉书》记载,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光武帝等,在出现日食、旱灾、蝗灾、洪灾、地震等灾异时,都会下罪己诏。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指的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力促汉武帝实行的统治政策。董仲舒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法),古今之通谊(义)也!”《春秋》崇尚“大一统”,可现在却是“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学术分歧,杂说异端,因此朝廷无法定出一个崇尚的思想,百官也没有一个遵守的准绳。因而建议统一学术、统一思想,大胆提出:“臣请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学术的学说都一律禁止,不允许它们同样发展。邪僻的学说消失,学术的系统可以统一,法令制度就可以明白,人民也知道服从的对象了。这些建议,扯掉了孔老夫子儒学的暧昧面纱,直截了当地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话打动了具有雄才大略、一心励精图治、振兴大汉王朝的汉武大帝,汉武帝开始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提倡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单纯以尊儒为目的,他的目的是树立一种国家唯一的统治思想,用思想上的统一来为政治上的大一统服务。相比之下,董仲舒治国理政比李斯高明,他既不“焚”也不“坑”,而是用文化统治文化。独尊儒术,并不是禁绝其他各家的学说,只是在选拔人才和统治思想上不取其他诸家。他向汉武帝建议要“明教化”“正法度”,实行“德主刑辅”的仁政,希望通过广设学校,来传播儒家道德礼仪,维护儒家地位和君主专制政权。他建议汉武帝:“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意见,建立太学,并改革人才拔擢制度,大量选拔有用之才。

  董仲舒之所以能成为儒学大师不是偶然的,这与其饱学好读有关,历史上曾流传其专心笃学,“三年目不窥园”的典故。说的是董仲舒酷爱学习,读起书来常常废寝忘食。其父董太公为了让儿子能歇歇,决定在宅后修筑一个花园,让儿子能有机会到花园散散心。头一年动工,园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姐姐多次邀请董仲舒到园中玩。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继续看竹简,学孔子的《春秋》,背诵先生布置的《诗经》。第二年,小花园建起假山,邻居、亲戚的孩子纷纷爬到假山上玩,小伙伴们叫他,他低着头在竹简上刻写诗文,头都顾不上抬一抬。第三年,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携儿带女前来观看,都夸董家花园建得精致。父母叫董仲舒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埋头学习。中秋节晚上,全家在花园中边吃月饼边赏月,可就是不见董仲舒的踪影,原来董仲舒趁家人赏月之机,又找先生研讨诗文去了。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想成才,人人都想成为一方面的“大家”,人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董仲舒的“三年目不窥园”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清风)

责编:刘玉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