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张骞

开封日报 01-09 14:12 我要分享

  丝绸之路目前是一个热词,提起丝绸之路,人们自然会想到汉代的张骞,他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司马迁《史记》中虽然没有单独为张骞冠名立传,但《史记·大宛列传》中大部分内容写的是张骞的故事。丝绸之路现在看也许并不遥远,但在张骞所处的年代,真的是一个壮举,与后来的唐玄奘西天取经、郑和下西洋一样名垂青史。在张骞身上,至少有这么几种精神值得颂扬。

  一是爱国主义精神。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汉武帝登基后,致力于消除匈奴对北方的威胁,当听到有关游牧部族大月氏与匈奴结仇的传言,就想与大月氏联合,共同对抗匈奴。但去大月氏必须经过匈奴的控制地区,他便公开征募能担当出使重任的人才。这注定是一个有很大风险和挑战的艰巨任务。在那个年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语言不通,出使西域十有八九是要押上身家性命的。当时张骞虽然年轻,但已在朝廷担任名为“郎”的侍从官,应该是衣食无忧的,完全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风险。《史记》记载,张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即为人坚强有毅力、心胸开阔、以诚待人。当汉武帝下达诏令后,满怀抱负的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勇敢地挑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征途。

  二是不畏艰险精神。出使西域是一次极为艰苦的行军,既有茫茫戈壁滩,飞沙走石,热浪滚滚;又有高山峻岭,冰雪皑皑,寒风刺骨。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物资匮乏,风餐露宿,备尝艰辛,不少随从因饥渴倒毙途中,葬身黄沙冰窟。张骞一行在经过匈奴的地盘时,被匈奴抓到,移送给单于。单于说:“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大月氏在我们北边,汉朝怎能派使者前去呢?我们要想派使者去南越,汉朝能允许我们吗?于是他扣留张骞十余年,给他娶了妻子,生了孩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张骞一直保持着汉朝使者的符节,没有丢失,这需要怎样的坚忍啊!匈奴对张骞的看护渐渐宽松后,张骞趁机逃向大月氏。由于时过境迁,大月氏已没有向匈奴报仇的心意,张骞联合大月氏的任务没有完成。张骞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开始返回,回国途中,又被匈奴捉到,在匈奴那里又住了一年多。他趁匈奴国内大乱,与妻子和随从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最初,张骞出使时有100多人,离开汉朝13年,只有他和堂邑父两个人回到汉朝,由此可以看出出使西域的艰辛和不易。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三是百折不挠精神。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为进一步联络乌孙,共同抵抗匈奴,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这时候张骞已经45岁了,在那个年代年龄不算小了,况且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已历经磨难,明明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但还是不辱使命。这个时候汉朝已经控制了河西走廊,积极准备对匈奴作战,乌孙不愿东迁归汉,张骞出使目的仍没有达到,于公元前115年返回长安。从张骞回国一年后就病故看,第二次西行对他的身体损伤很大。史书上没有张骞病因的记载,也许就是这次出使,导致了他50岁就英年早逝。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虽然军事目的没有达到,但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他的出行路线经过阿富汗,直达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撒马尔罕,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张骞也给汉武帝带回了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从此以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连接中亚、西亚的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畅通无阻,这条通道,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西汉和中亚各国经济的发展。西域带回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逐渐在中原栽培,汉使臣将蚕丝和冶铁术传了过去,汉军在鄯善、车师等地屯田时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术,习称“坎儿井”,在当地逐渐推广。龟兹的乐曲和胡琴等乐器传到内地,大宛的汗血马被汉朝称为“天马”,“使者相望于道以求之”。随着道路被打通,经济文化交往的“丝绸之路”随即畅通。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张骞无愧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清风)

责编:刘玉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