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人参”到“金萝卜” 南乐县古寺郎村焕发新机

河南手机报 12-31 15:15 我要分享

  河南手机报记者 刘玉婷 通讯员 晓铭

  “百尺的白菜什固的葱,古寺郎的胡萝卜顶着缨。”这里说的古寺郎,是南乐县元村镇古寺郎村。古寺郎村紧邻卫河南岸,有着适合胡萝卜生长的特定水土资源和地理气候。古寺郎胡萝卜相传是宋朝时由波斯引进到古寺郎一带种植,当时因其既可果腹又可健身,被誉为“红人参”,明清时代更是成为朝廷贡品。

  2020年,河南省农科院与南乐县的院县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但是,当专家们最初来到古寺郎村调研的时候,面对的却是另外一番情形。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栽培研究室主任,院县共建(南乐)首席专家臧秀旺说:“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古寺郎胡萝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家一户种植,品质参差不齐,品种退化严重,种植标准化程度比较低。”

  面对这种局面,臧秀旺暗下决心,要让古寺郎这个“千年果蔬活化石”焕发新机,让“金招牌”真正成为父老乡亲的“摇钱树”。

  “第一就是对古寺郎胡萝卜进行提纯复壮,提高它的品质,第二就是开展标准化种植,提高商品率,再一个我们就是集成春播种植技术,保障古寺郎胡萝卜具有周年供应能力,为我们下一步品牌打造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臧秀旺说。

  河南省农科院与南乐县的院县共建一年多来,这片土地展露出新生机。古寺郎胡萝卜由原来的亩产三四千斤,达到五六千斤,不但实现了一年两季,而且优品率大幅度提升。在普通胡萝卜每斤五六毛钱的情况下,古寺郎胡萝卜每斤能卖到5到8元,高出十几倍。

  此外,河南省农科院还要针对古寺郎胡萝卜营养成分开发相关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利用电商、微商、社区、观光旅游等进行多途径销售,古寺郎的胡萝卜可以说就是一颗颗“金萝卜”。在现代农业科技的助力下,古寺郎村焕发了新生机,一幅更加多姿多彩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展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