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奉公话祭遵

开封日报网 11-26 11:59 我要分享

  克己奉公是公职人员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成语,意思是约束自己的私欲,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一意为公。这个成语的来历与一位河南人有关,他就是东汉的祭遵。

  祭遵字弟孙,颍川颍阳(今河南襄城县颍阳镇)人,是东汉刘秀的得力干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关于祭遵的“奉公”,在《后汉书·祭遵列传》中记载了一件事,令人印象深刻。祭遵投奔刘秀后,被任命为军市令,属于古代军中交易场所的主管,不算很大的官儿。有一天刘秀的舍中儿,也就是年轻的仆人犯了法,祭遵知道后没有因为是刘秀的家奴而宽恕他,毅然决然把这个家奴杀了。刘秀得知这一消息后,很是恼火。打狗还要看主人,我的仆人岂能是随便杀的?他立即下令将祭遵拘捕。这时,刘秀的主簿陈副劝谏说:“明公常欲众军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也。”您常想要众军整齐,现在祭遵奉行法令不避权势,正是教化法令所需要的啊。”刘秀恍然大悟,就赦免了祭遵,并提任其为刺奸将军。然后,刘秀对诸将说:“当备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卿也。”你们对祭遵要多加小心!我舍中儿犯法他照样杀了,对你们是绝不会徇私的,以此来约束部下。其实祭遵的这一做法是很冒险的,假若不是陈副劝谏,假若不是刘秀圣明,祭遵的脑袋也许就保不住了。由此可见,“奉公”是不能考虑个人安危的,是要有“舍得一身剐”的勇气的。

  关于祭遵的“克己”,《后汉书·祭遵列传》中有不少记载,“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祭遵为人廉洁简约,谨慎小心,克己奉公,他得到的赏赐,都分给部下,当官后不修豪华的亭台楼阁,不藏名贵的金银珠宝,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封侯加爵后,他仍然“身衣韦裤,布被,夫人裳不加缘”,平时穿熟皮作的裤子,盖粗布作的被子,夫人衣裳上也不加任何装饰,非常简朴。他的兄长祭午见他没有儿女,便做主娶了一妾给他送去,祭遵坚决不接受,认为自己身负国家重任,不敢一门心思算计后世的继承人问题。临死时,问他家中之事,他一句也不说,只叮嘱家人将自己用牛车拉回,薄葬洛阳。据说,他的墓地就在孟津县朝阳镇境内。

  祭遵很受刘秀重视,他死后灵柩运回河南,刘秀命百官都去迎接,自己也素服亲临。经过他的车骑时,刘秀泪流满面,不能自已。举行葬礼那天,刘秀再次亲临,给祭遵送上将军、侯的印绶,命令文武将士列阵送葬。葬礼完毕,刘秀亲自到他的坟上吊唁,并到家中慰恤其家属。

  其实真正做到“克己奉公”,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这个世界上诱惑太多了,钱、色、权等无时无刻不环绕在我们的周围。一个人刚当官时往往能管住自己的欲望,但随着官位的提升,就很难再守初心,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媒体上曝光的贪官哪个不是被私心所困,被贪欲所害,最后初梦方醒,后悔莫及。尤其是像祭遵那样,为东汉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位高权重,劳苦功高,享受荣华富贵理所应当,但祭遵没有这样做,仍然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保持不贪不占的心态,实属难能可贵。《后汉书》中对祭遵“清名闻于海内,廉白著于当世”的评价恰如其分。

责编:刘玉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