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漯河市人大:创新机制 点亮民主监督出彩面

河南手机报 11-18 16:44 我要分享

河南手机报记者 王正星 通讯员 陈征

民主向前发展,制度必须跟进。近年来,漯河市人大常委会主动识变,积极应变,探索求变,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布局创新“先手棋”,壮大创新“生命体”,形成了活力充盈的民主新局面。

共建共享平台资源,便利群众多元民主表达

“这张交办单,真是帮我们办了大事儿!”在代表工作室里一名办事群众喜悦的说。

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创造性地在社区设立10个代表工作室,实行网上预约、面对面接访制度,零距离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通过贴近家门选址布点,工作室化身“交心室”。

在代表工作室里,代表变身为接通中央“天线”和群众“地线”的“接线员”,及时排查、受理、化解矛盾纠纷,对现场无法协调解决的,由市、县区人大常委会形成群众意见建议交办函,准确交办政府和有关部门,再通过人大监督协调,推动问题解决。小小的一张“交办单”,解决了群众的“大问题”,不少群众为代表工作室送来了感谢信和锦旗。

同时,在建成“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系点”等270多个实体履职平台的基础上,漯河市人大积极打造网上代表履职阵地,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全天候收集民意,搭建“1+8”网上代表履职新平台,用新手段塑造联络服务新格局,以大流量传递代表履职正能量,跨越数字鸿沟架起了百姓连心桥,集聚各方力量织密了群众幸福网,让代表履职更有空间、更具章法、更有实效、更接地气。今年初,漯河市五个代表联络站荣获“全省优秀星级人大代表联络站”称号。

此外,为便利群众多元民主表达,漯河市人大联合市检察院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共建共享平台资源,全省首批在基层人大代表联络机构设立13个检务工作站。

通过检察资源嵌入,实现了代表联络平台功能的延伸,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和专业化水平,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两站对接一年时间以来,开展讲座、巡回法治宣传46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通过召开座谈会,接待走访群众等形式收集意见建议320条,帮助群众解决涉法涉诉问题42件,化解矛盾纠纷27件,共建共享的履职模式日益显现“1+1> 2”的倍增效应。

开展评议询问,点亮民主监督出彩面

议案和报告审议前30日通知、15日会商、3日报送,漯河市人大规范完善常委会审议程序,完善民主决策关键环节,出台关于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执行办理的“三研制”办法,形成分组讨论、主任会议研究、小组再讨论、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四审制”,落实了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10日内交办、一月内定办理方案、三个月现场督导、半年评估推进、一年内上会报告办理情况的“五促制”,确保议前议中议后“做什么”的任务书更加明确,分年按月论日“何时做”的时间表更加具体。

为提高人大监督工作实效,漯河市人大创新性地采取“评议+询问”的方式,分批分专题对市直部门和驻漯单位开展监督,评议询问坚持“评、问”融合,“查、改”统一,“前、后”对照,在去年底开展的行政执法评议“改后”满意度测评中,接受评议询问的5个部门整体满意率均大幅提升,两部门满意率达到100%,三部门满意率达到96.8%。漯河市以全省第一的成绩成功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此外,漯河市人大持续加强民主渠道建设,建立与省人大法制委、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重要法律问题汇报反馈机制,与市公检法司部门重要立法节点会商等机制,多方向多渠道借力使力,让民主传动链更加顺畅。截至目前,漯河地方立法达到9部,成为全省制定实体法最多的设区市之一,多部法规受到省人大常委会高度评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