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讨债

  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喜欢收拢人才。他的门客众多,以食客三千闻名,冯谖就是其中一位。《战国策·齐策》《史记·孟尝君列传》均有记载,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就是冯谖讨债。

  先前冯谖穷困潦倒,难以维持生计,便托人请求孟尝君。孟尝君问他有什么爱好,冯谖回答说没有什么爱好。孟尝君又问他有什么才能,冯谖回答说也没有什么才能。孟尝君听了后笑了笑,但还是接受了他。

  过了一年,孟尝君的收入不够奉养门下的三千多食客,就派人到薛地放债收息以补不足。但是放债一年多,还是没有收回息钱。孟尝君想在食客中挑选一位能为他收取息钱的人,有人推荐了冯谖。“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技能,宜可令收债。”说在上等食客住所里的冯老先生,从状貌长相看很是精明,又是个长者,一定稳重,派他去收债应该是合适的。孟尝君请来冯谖,冯谖爽快地答应了。冯谖在辞别孟尝君时问:“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债收完了,给您买点什么回来?孟尝君说:“视吾家所寡有者。”您看我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吧。冯谖辞别孟尝君,驱车到了薛地,派官吏召集应该还债的人,结果得息钱十万,但多数债户交纳不出。冯谖便用所得息钱置酒买牛,召集能够偿还息钱和不能偿还息钱的人都来验对债券。债户到齐后,冯谖一面劝大家饮酒,观察债户贫富情况,一面让大家拿出债券如前次一样验对,凡有能力偿还息钱的,当场订立还期,对无力偿还息钱的,“因烧其券”,收回债券烧毁。他假传孟尝君的命令,为无力还款的老百姓免去了债务。冯谖说:“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今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券书以捐之,诸君强饮食。有君如此,岂可负哉!” 孟尝君之所以向大家贷款,就是给没有资金的人提供资金来从事行业生产;他之所以向大家索债,是因为没有钱财供养宾客。如今富裕有钱还债的约定日期还债,贫穷无力还债的烧掉契据,把债务全部废除,请各位开怀畅饮吧。有这样的封邑主人,日后怎么能背弃他呢!于是,“坐者皆起,再拜”“民称万岁”。这样,冯谖在薛地百姓中埋下了感恩于孟尝君的种子,为孟尝君赢得了民心。

  孟尝君听到冯谖烧毁契据的消息后十分恼怒,立即派人召回冯谖,责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冯谖说,您有小小的薛邑,不把那里的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加以抚爱,却用商贾手段向他们敛取利息,我认为不妥,就假托您的名义,把债赏赐给那些无力偿还的百姓,“焚无用虚债之券,捐不可得之虚计,令薛民亲君而彰君之善声也”。我烧掉毫无用处徒有其名的借据,废弃有名无实的账簿,是让薛邑平民百姓信任您而彰扬您善良的好名声啊。您有什么可疑惑的呢?孟尝君听后虽然心里不快,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挥挥手说:“诺,先生休矣!”

  又过了一年,有人在齐愍王面前诋毁孟尝君,愍王便罢掉了孟尝君的相位。孟尝君罢相后返回自己的封地,距离薛地尚有百里,百姓们早已扶老携幼,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孟尝君此时方知冯谖焚券买义收德的用意,感慨地对冯谖说:“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先生你为我购买的“义”这个东西,今天我看到了。

  读了这个故事,在赞赏冯谖超人的谋略智慧和战略眼光之外,很是佩服孟尝君这个历史人物。孟尝君在没有看到冯谖任何长处的情况下,接纳冯谖为食客,好吃好喝地招待,冯谖火烧债券,孟尝君也没有怪罪,爱才之举令人钦佩。在历史记载中,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门客丰厚的待遇,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相同。孟尝君每当与宾客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记录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宾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人遮住了灯光。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菜的质量肯定不一样,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菜与他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孟尝君的所作所为,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都情愿归附他。

  在孟尝君做齐国相国的数十年里,“无纤介之祸”,没有遭到纤介之微那样丝毫的祸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冯谖的精心谋划和鼎力相助。试想如果没有孟尝君的慷慨收留,没有孟尝君的大度相容,没有孟尝君的高度信任,冯谖这种极有个性的人才早走掉了,没有了冯谖,孟尝君的宏伟大业就无从谈起。在孟尝君身边,既有擅长“鸡鸣狗盗”的“小才”,也有冯谖等老谋深算的“大才”,孟尝君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对今天也是有益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