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如何评价伯夷叔齐?

开封日报 05-14 14:30 责编:刘晓帆 我要分享

  伯夷叔齐是殷商末年的历史人物,在我的老家可以说是妇孺皆知,我小时候就是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的,我曾居住的会盟镇扣马村就因为伯夷叔齐“叩马而谏”得名。

  商朝末年,北方有一个小国叫孤竹国,国王复姓“墨胎”,名叫墨胎初。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墨胎允,字公信,谥号“夷”,三儿子墨胎智,谥号“齐”。所以后世称大儿子墨胎允为“伯夷”、三儿子墨胎智为“叔齐”。

  伯夷叔齐兄弟俩都秉性忠厚,谦虚有礼,老国王比较偏爱三儿子叔齐。按照当时的传统惯例,应册立长子伯夷为世子,继承王位,但老国王临终前却把王位传给了三儿子叔齐,并嘱咐叔齐一定要把孤竹国治理好。叔齐在父王死后,觉得由自己来继承王位与祖制不符,同时觉得大哥伯夷比自己的德才要高,就提出让位给伯夷。伯夷没有接受,以不敢违背父皇的遗命为理由,连夜出走离开了孤竹国。叔齐为了不违背祖制,不落下逼走大哥之嫌,也连夜逃离了孤竹国,最后只好由二儿子继承王位,留下了一段夷齐让国的美谈。

  伯夷叔齐离家出走后,在外面风餐露宿,相互寻找,最后在我老家的村庄相遇。据老人讲,由于饱经风霜,兄弟俩当时并没有认出来,是两人骑的马先撕咬在一起,然后两人相拥而泣。正好这时,遇到周武王挥师东进讨伐殷纣王,周文王的灵牌挂在战车上。兄弟二人上前勒住了武王的马缰,大声问道,武王,您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为什么要去攻打商纣?武王答道,商纣祸国殃民,昏庸无道,我是顺应民意,替天行道!伯夷叔齐说,管他是不是昏君,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我们做臣子的只能好言相劝,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你的父亲死了不安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武王当然不听这些,身边随从拔刀要杀了这不识趣的兄弟俩,幸亏姜子牙出面解围,说他们是有气节的人,把他们赶走就是了。这就是伯夷叔齐“叩马而谏”的故事,我老家的村也由此而得名“叩马”,后来演变成“扣马”。

  公元前 1046 年,武王伐纣成功,灭商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齐认为这种做法太可耻,发誓再不吃周朝的粮食,就到我老家附近的首阳山上采薇菜吃。他们在采薇菜时唱道,上那个西山哪,采这里的薇菜。用那强暴的手段来改变强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这样做算是对吗?先帝神农啊,虞夏啊!这样的盛世,恐怕不会有了。我们上哪里去呢,真可叹啊,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最后因饥寒交加,他们饿死在首阳山上。

  伯夷叔齐谦虚让国,笃行其志,叩马而谏,耻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为,在历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许多名人,包括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艺术家、文人学者、帝王将相纷纷以各种形式歌颂、褒扬。

  伯夷叔齐死后,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赞美的人就是孔子。孔子在《论语》中曾先后多次赞颂伯夷叔齐,评价夷齐“古之贤人也”“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并评价夷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孟子、墨子、管子、韩非子、庄子、司马迁等,对伯夷叔齐都有著述。孟子评价夷齐为“圣之清者”。管子曰:“故伯夷叔齐非于死之日而后有名也,其前行多备矣。”韩非子曰:“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更是把《伯夷列传》作为人物列传的首篇。

  历代用诗词的形式讴歌伯夷叔齐的也不计其数。见于文字记载的,咏颂夷齐的诗多达上百首。著名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范仲淹、司马光、文天祥、刘伯温、顾炎武等都有传世佳作。屈原在《九章·橘颂》中把夷齐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榜样,“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李白在《杂曲歌辞·少年子》中感叹“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俘囚禁期间,曾写过一首《和夷齐西山歌》:“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北方之人兮,为吾是非矣。异域长绝兮,不复归矣。风不至兮,德之衰矣。”元兵统帅劝降时说:“国已亡矣,杀身以尚,谁复书之?”文天祥正言以答:“商非不亡,夷齐自不食周粟。人臣自尽其心,岂论书与不书?”并咏诗抒怀“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伯夷叔齐的事迹,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也影响到周边国家。清代朝鲜使者柳梦寅写过一首《夷齐庙》:“首阳苍翠郁嵯峨,滦水悠悠也自波。土俗尚闻孤竹庙,邦人能唱采薇歌。一时贤士知俱出,万古高名问孰多。此地清风吹不尽,荒台只是旧山河。”“邦人能唱采薇歌”,说明当时朝鲜人对伯夷叔齐是相当崇拜的。在去年村里编著《扣马》一书时,收集有关扣马地名的诗篇,我多方查询,查到了清朝两位皇帝咏夷齐的诗,都谈到了扣马这个地方。一是康熙皇帝御制《夷齐庙》:“兄弟以义让,富贵如敝屣。扣马谏武王,数语昭青史。”二是道光皇帝的《御制诗》:“巍然庙貌仰前贤,昆弟同心结义宣。叩马精英贯天地,千秋信史美贞坚。”都高度评价了伯夷叔齐,也为老家村史增添了光彩。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了南宋著名画家李唐的一幅画,以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为题材,题名叫《采薇图》。画中描绘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炯,坚定沉着,叔齐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伯夷叔齐均面容憔悴、身体清瘦。肉体由于生活在野外和以野菜充饥受到极大的折磨,但精神却丝毫没有被困苦压倒。画中人物描绘生动传神,浩然正气溢于毫端。这幅画的创作年代,正是南宋与金国对峙的时候。一些朝廷官员丧失民族气节,主张投降。李唐则以这幅画的形式弘扬高尚气节,谴责投降变节的行为,可谓用心良苦。此画系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我多次到故宫参观,都无缘见到这幅传世之作,下次一定要亲眼看一看,感受一下伯夷叔齐的高尚气节。

  历代先贤及文人墨客对夷齐多有溢美之词,主要源于他们的“仁”“义”“礼”“孝”,这是中国儒家学说的道德源泉。夷齐让国体现了“仁”,孔子也赞扬他们“求仁得仁”,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就是“仁”;夷齐让国,前提是“义”字当先,这种行为在儒家看来是无比高尚的;夷齐“耻食周粟”,宁死全仁,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这就是儒家的“礼”;伯夷以父命为尊,宁不做君王,也不违背父亲的遗愿,这就是儒家的“孝”。当然,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先贤哲人的看法毕竟有时代局限性。从历史上看,周武王伐纣是顺应时代潮流,汇集八百诸侯一举灭商,建立了盖世功勋。伯夷叔齐固守传统礼教,为所谓的“仁义”所困,撂下属国百姓安危于不顾而逃离;为所谓的“忠孝”所困,逆历史潮流,螳螂当车,不自量力,留下千古笑柄;为所谓的“守节”所困,不食周粟,却吃周薇,岂不是掩耳盗铃?毛主席多次评价这一历史事件,曾把武王伐纣称为“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还批评伯夷叔齐兄弟缺乏责任担当,这个评价是很有道理的。

  历史终归是历史,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对伯夷和叔齐的评价也是这样。历史没有忘记他们兄弟俩,我们村的人更不会忘记,而且是世世代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