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法踏实干,就是乡村需要的人才(中国农民丰收节)
《 河南日报 》( 2025年09月23日 第 06 版)
新农人 乔鑫
□唐河县万担粮农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乔鑫
自2016年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生产,我收获很多,比如我都没想过自己能成为唐河县第一个农业无人机女飞手。
我是唐河县城郊乡党坡村人,从河南农业大学种子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后,我曾在繁华的都市担任过电商公司高管,是大家眼中的“都市白领”。然而,我始终难以割舍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农业的热爱。后来我决定返乡,接棒父亲种粮大户的事业,成为一名新农人。
回到家乡后,我首先深入田间地头,学习农业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实际情况后,我觉得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走规模化、合作化的道路。于是,我成立了唐河县万担粮农机农业专业合作社。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我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无人机飞防作业培训,并组建了自己的无人机飞防团队,为周边群众提供飞防服务。我还积极引进了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合作社的种植效益,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增产增收。
唐河县作为农业大县,红薯种植历史悠久,我立足这种传统优势,引进了多个优良的红薯品种,并依托先进的种植方法实现了红薯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
有了好产品,我利用自己从事电商工作的经验,开了网店,从事薯苗、红薯等产品的销售,将唐河红薯的品牌推向全国。随着电商业务的不断发展,我开始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红薯的附加值。目前,我投资建成了新型标准化薯品加工车间,开发了一系列红薯深加工产品,如红薯淀粉、红薯丁等。这些产品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作为南阳市人大代表,我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不仅要发展自己的农业事业,还应该积极回馈乡邻,带动周围农户增产增收。我现在正通过无偿为乡亲们提供红薯幼苗和技术培训指导,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电商。
我觉得年轻人只要有想法、踏实干,热情投入“三农”事业,就一定是乡村需要的人才,一定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我相信,家乡的田野一定会更加美丽富饶。
(本报记者 于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