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奋进一路歌(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开封篇)
《 河南日报 》( 2024年08月27日 第 23 版)
包公湖景区。
开封府景区二期。
五大祥旗袍非遗体验馆。
①孩子们在上研学课程。
②夕阳下的鼓楼夜市。
③包公祠景区一处走廊。 本版图片均由鼓楼区委宣传部提供
□王旭 刘依琳 张宁 鼓楼区是一片古老与时尚、繁华与安宁并存的土地,更是开封的中心地带,这里商贾云集,是全市商贸、旅游接待、金融服务和古城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市场活跃、经济繁荣。位于古城中心的鼓楼夜市更是开封的一张名片,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夜市摊主的叫卖声、往来游客的欢笑声、传统曲艺的演奏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今天,新时代的鼓楼区,正乘势而上,坚持“上线、下沉、重塑、出新、彰文、铸魂”总方针,践行“景城一体、主客共享”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做强核心宋文化,全面推动文化旅游转型升级、创新创意、破题破冰、出圈出彩。 人气商气汇聚 8月25日,初秋的早晨,微风阵阵,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位于开封市鼓楼区一条小巷子里的一家小吃店坐满了食客,店老板和几位帮手正在不停地忙活着。“老板,给我们来两碗胡辣汤,再来六个煎包,半斤油馍头。”两位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来到店门口。“我们是从福州来开封旅游的,特别喜欢小巷子里的烟火气。”一位年轻人喝了一口碗里的胡辣汤,满意地点了点头。此时,铁板下的炉火正旺,铁板之上的水煎包在“滋啦啦”作响。汤锅里蒸汽升腾,带着胡椒辛香的胡辣汤在锅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而另一边,从开封府的“迎宾礼”演出开始,全城各大景区纷纷亮出“看家绝活儿”,300余场各类演出轮番呈现,既古亦新,美幻惊艳。“在这拍一张!”“咱们在这打个卡!”伴随着游客此起彼伏的拍照声,国潮饮品、特色小吃、潮玩文创、非遗表演……一些镶嵌在古街肌理中的新潮创意元素焕发出全新魅力,成为拉动老街新消费活力的重要引擎。 鼓楼区按照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梳理辖区优质文旅资源,确定了包含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特色商圈建设、文创产业、景区更新、地标IP打造等方面重点项目共计13个。目前,书店小街已投入运营,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书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已纳入国家储备库;鼓楼文创科技产业园项目已成功签约,总投资1.1亿元;在文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础上,2021年12月,在不可移动文物生产后街37号院的原真性保护下,建成了开封市县区级第一家“美术馆”。2024年7月,苏轼文化研究中心在不可移动文物枣园街8号揭牌。 今年以来,开封市鼓楼区假期期间全区A级景区累计接待63.96万人次,收入2392.45万元,夜市累计接待161.4万人次,收入8177万元。开封府景区获评2023年度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抖音发布《2024年春节消费数据报告》,西司商圈在“五大热门商圈”中排行第二。 研学游学升温 老丘、启封、汴京、汴梁、梁州、汴州、东都、东京……皆为历代开封城的故名,记载着前世里开封传奇。开封市大厅门小学的学生马昊睿参加了“豫见宋朝”研学基地的研学课程,他在这里不仅了解了开封的历史、结识了新朋友,还学习了活字印刷、造纸术、木雕石刻等传统技术,亲身体验了射艺,制作了宋代兵器,觉得十分有趣。他说:“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在活字印刷课上,我还可以自己印刷,通过研学我觉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今年暑假期间,鼓楼区整合辖区内旅游资源,优化研学旅行产品,推出非遗研学、红色研学、法治研学等多条精品研学线路,将非遗、文化、文物、技艺、美学融入其中,让学生深入历史文化土壤。带领孩子来一场寓教于乐的研学之旅成为家长的热门选择,在研学中,孩子们可以对话千年历史,沉浸式感受八朝古都的文化魅力。 州桥及汴河遗址公众考古研学示范基地以州桥及汴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为核心,以“传承黄河文明,解密地下开封——走进州桥考古第一现场”为主题,开发出“模拟考古”“瓷器修复”“古币传拓”3项研学课程,让孩子们在时光的脉动里,走进州桥,走进历史。一件件文物也不再是束之高阁的秘藏,而是以更加可亲、可爱、生动、有趣的方式,活跃在孩子们身边。 据某研学基地负责人介绍,今年暑期,基地研学课程共接待1.5万多人次,学生们的兴趣点多集中在传统工艺体验、宋文化探究这类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需求,开设特色课程,配备完善配套设施和优质教师资源,百余种研学课程涵盖多个领域,能够满足各阶段学生需求。 今年,开封市鼓楼区大力发展文旅文创产业,并将其与研学相结合。暑期及节假日期间,将研学与景区、非遗体验、老字号相结合,形成“政府+研学机构+学校”的模式。研学旅游与文化旅游的融合为行业注入新动能,推动了教育与文旅的高质量发展。如开封府景区融合文旅和学生教育工作推出的研学之旅也颇受欢迎。学生在景区门口可欣赏“开衙迎宾”节目,观看大型实景剧《铡美案》。该景区作为河南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致力于打造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暑假期间开设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及课程。近期打造的全息沉浸互动剧场《闸口盘车同签案》,利用先进技术让学生开启“沉浸式”法治体验之旅。开封府景区负责人说:“该项目运营以来,每日前来观看的游客摩肩接踵,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使观众更好地沉浸其中。” 孩子们高兴,家长放心,文旅景区和相关拓展业务企业也获得新发展空间。开封市鼓楼区文旅局局长窦丹丹表示,研学旅游的前提是安全,核心是内容,关键是课程,重点在于融合。鼓楼区将积极挖掘辖区丰厚资源,打造研学旅行品牌,未来通过政府精细化规划引导,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个性化研学旅游品牌,让学子们在研学中有所收获。 工业商业共赢 俗话说,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如何突破固有的发展模式,走工业、商业、文化旅游业一体化发展新路子,近年来鼓楼区委、区政府一直在探索和实践。 位于鼓楼区民谐路的天地药业新厂区,占地127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建设9个单体,针剂、口服液、酊剂三个剂型7条生产线。为响应开封市制造立市战略,该公司投资2.2亿元新上先进提取设备,产能翻倍,口服液年产量3亿支。令人欣喜的是,该公司生产及配套装备全部实现自动化,局部智能化,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 总经理冯玉波指着数个排列有序巨大的不锈钢药液储罐、提取罐、计量罐、冷凝器、浓缩器介绍,这是中药成品口服液生产线,投入运行后,可使该公司口服液的生产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一倍。天地药业是以中成药为主的生产经营企业,资产超亿元,年产量、销售额均超亿元。该公司连续多年缴纳税金超千万元,被市政府确定为30户高成长型企业之一。2013年,天地药业归入天士力医药集团旗下,成为该集团在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发展平台。 天地药业的快速发展,是鼓楼区积极践行制造立市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鼓楼区紧紧围绕全市“16136”总体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制造立市战略部署,加强园区建设,认真编制园区规划,强化主导产业。生物医药园区坐落在南苑办事处,园区前身为金明工业园区,成立于2004年,整个园区规划面积约7000亩,实际开发利用面积近4000亩。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拥有省、市级重点实验室18家;省级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8家;“四个50”企业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省级创新平台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8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企业7家。2023年企业总产值17亿元,实现税收1.45亿元。近年来,鼓楼区围绕打造一流工业园区目标,明确生物医药作为主导产业,成立工作专班,紧盯重点项目,高标准编制园区产业规划,持续推动园区转型升级。 聚焦文旅文创、生物医药、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都市农业四大重点产业,深入做好产业发展研究、项目建设服务、龙头企业培育和精准招商引资等工作,不断破解发展难题。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2024年以来,实施“三个一批”项目19个,项目建设推进顺利;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6.2亿元,完成率75.03%;“5132”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4.9亿元,完成率65.92%。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1—6月份,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1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4%,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提质、稳中蓄势的发展态势。 点评 老街区“出新”是篇大文章 □程平 如果,选择一个区域最能够全面彰显开封历史文化精髓与市井民风的现状,鼓楼区一定是开封民众心中当之无愧的首选地。因为在每一位开封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会在占据大半个古城的鼓楼区发生过、经历过、留下过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与故事,鼓楼一街一巷之中、一砖一瓦之间承载的是几代人延绵不息的烟火生活画卷,守护的是古城最具韵味的精神图腾。 始建于明代的鼓楼,600多年来经历多次重修、重建,现已成为开封商业文化中心。鼓楼特色文化街区由“一楼四街”组成,以鼓楼为中心,辐射周边鼓楼街、寺后街、马道街、书店街。其中,书店街是最早的街道。 如何让鼓楼特色文化街区“出新”?既要保护好历史街区风貌,延续城市文脉;又要不断吸收新业态,保持新鲜活力。如何“切实做到老屋新用、老店新开、老街新韵”,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与修为。 鼓楼区大力发展文旅文创产业,并将其与研学相结合,将研学与景区、非遗体验、老字号相结合,形成“政府+研学机构+学校”的模式。研学旅游与文化旅游的融合为行业注入新动能,推动了教育与文旅的高质量发展。如今,这里成为不少人的文化社交目的地。顺应消费需求、融合潮流元素、提升服务品质,才能赢得游客青睐。 而从更深层次来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新发展机遇的主动权。“模拟考古”“瓷器修复”“古币传拓”让孩子走在时光里,让文物生动起来,科技赋能推动文旅产业创新,推动城市文旅业态升级,在旅游休闲街区里得到了全面的体现。“活”出新姿态的文旅文创产业,完全有可能成为发展城市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新场域。 抢抓机遇,坚持创意驱动、科技赋能、项目支撑、跨界融合,持续擦亮文旅品牌,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新质生产力,以文旅文创产业重点突破带动一二三产整体提升。做好“出新”这篇大文章,打造开封的地标级新范本,鼓楼新一轮的“落笔”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