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朝歌谱新篇(领航中国·牢记嘱托看变化——县域治理“三起来”的河南实践之淇县篇)
《 河南日报 》( 2024年03月17日 第 07 版)
淇县朝歌一号线沬水廊桥。
美丽乡村入画来。
梦回朝歌“封神”灯会。
淇县中医院门诊楼。
河南飞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俯瞰。
河南链多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俯瞰。
□本报记者 陈晨 蒋晓芳 本报通讯员 马强 龙飞扬
仲春时节,万物复苏,淇县处处涌动着生产建设的勃勃生机。作为全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如今该县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品质层次更高、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品质淇县’建设目标,聚力实施‘五大任务’,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县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淇县县委书记杨建强说。
近年来,该县先后荣获省级以上荣誉100余项,特别是去年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表彰和试点示范34项,省级以上表彰及试点示范79项,承办了人居环境整治、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省级以上现场会11场,营商环境连续三年领跑全省,“两个健康”示范县复评再夺全省第一名。
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当地时间2024年3月5日,法国巴黎复合材料展览(JEC WORLD)正式开展,产自河南省淇县的脱模布,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的目光,在展会上大放异彩。
河南迅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风电叶片专用脱模布、体育用品高强尼龙脱模布、多层脱模布复合制品以及其他多种辅材亮相展会,进一步推动公司国外市场的开拓。
受益于各类政策支持,河南迅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脱模布项目从签约到建成投产仅用了8个月时间。淇县立足工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以开放招商、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为抓手,不断做大做强“两新两优”主导产业。
“两新”产业加速跑。尼龙新材产业依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抢抓入选河南省尼龙新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机遇,创新“链主企业+政府平台+资本助力+产业链”模式,围绕特种尼龙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占地3000亩、投资112亿元的特种尼龙小镇,成为全省打造千亿级尼龙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支撑。目前,小镇已入驻项目27个,构建了“尼龙66—切片—工业长丝—工业短纤—尼龙色纱—特种纤维—高铁轨道功能塑料”的产业链条,3至5年内产值有望突破300亿元,成为全国知名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生物制造产业聚焦未来产业领域,推动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飞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多方合作,规划建设了“一园四区多支点”的生物科技小镇,布局生物食品及生物医药新产业,重点发展阿洛酮糖、塔格糖、丙氨酸、医药中间体以及关键酶制剂等高附加值产品,3至5年内生物制造产业产值有望突破50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品种最多的代糖产品、异构化酶生产基地。
“两优”产业换道跑。现代食品产业围绕打造超300亿元的现代食品集群,聚焦特色农副产品和新型预制菜产业赛道,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畜禽产品深加工、调理快餐食品、休闲食品饮品、地方特色食品“五大板块”,成为鹤壁市千亿级食品产业的重要支撑。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培育新亚、新纯等骨干纺织企业,形成了从纺纱到制衣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正在打造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名城。
坚持强县和富民相统一,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全面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各类民生支出17.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七成以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淇县一中与中国百强中学郑州一中携手合作;淇县人民医院创成三级综合医院;“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完成率112.7%、持证完成率106.5%;连续11年蝉联“河南省平安建设优秀县”;4个街道、17个社区实现养老机构“全覆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 经济社会迸发新活力
餐桌上香喷喷的“金甲鸡柳”“黑金鸡米花”“多多手枪腿”“黑椒烤鸡”等美食,很多出自河南链多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互联网透明车间。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该公司致力于半成品食材的创新和研发,在禽肉预制菜新赛道上奋力抢跑,多个产品销售额位居天猫同品类前列。
得益于创新的助力,一批像河南链多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这样的“专精特新”企业,正在淇县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淇县始终坚持把创新放在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落实改革举措、提升改革效能,持续增强内生动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开放招商成效明显。2023年签约高性能复合材料纤维织物等亿元以上项目60个、总投资269.4亿元,落地华北智慧冷链产业园等项目35个、总投资117.1亿元;全县引进省外资金69.5亿元;对外货物贸易进出口完成7.36亿元;成功打造豫北唯一、全市首个跨境电商“朝歌国际出口监管仓”。
企业创新日益凸显。成功创建河南省真空特种玻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蓝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等14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科创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实施“三大改造”项目16个,新增“瞪羚”企业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9.5%,全市第一。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等活动,2023年帮助企业新增贷款37.45亿元、减免税费1.73亿元,企业走访率、问题化解率和企业满意度均为100%。在全市率先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在执行合同、办理建筑许可、招标投标等领域实现3个“全省率先”。营商环境评价获得全省优秀等次,在首批河南省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创新示范县复评中再夺全省第一。
坚持改革和发展相结合,三大产业稳步增长。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总产量完成年目标的106.75%,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产业化联合体3家、农民合作社20家。工业发展扩规提档。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9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两新两优”主导产业占比提升到58%,平均增长79.5%。全域旅游提档升级。抢抓《封神》热播契机,谋划封神“淇”妙夜暨首届朝歌封神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打造了朝歌老街、朝歌遗址公园、朝歌一号线等一批精品点位。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2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9亿元,客流量和旅游收入均达到历史最高点。
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 城乡融合绘就新图景
小桥、长廊、栈道……走在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朝歌一号线沬水园景区,只见沬水河波光粼粼,呈现了一幅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
淇县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融合,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着力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节点、美丽乡村为基点的新型城镇体系。
推动城市大建设。高标准建设新城,鹤淇大道“思德河桥—永和路”东侧片区强势启动,“四纵六横”路网、水系连通工程即将竣工,思德河整理微地形26.7万平方米。精雕细琢老城,泰山路南延等一批“断头路”顺利打通,山体公园等6个街头游园建成投用,小西街等7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朝歌老街二期等以文化城项目投入运营,天天花园等18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工。统筹创建名城,累计打造文明小区48个,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到39.1%、41.1%,“一刻钟生活圈”实现全城覆盖,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现场技术评估、国家园林城市初验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复审,省级文明城市评审排名全省同类县第一位。
坚持城镇和乡村相贯通,乡村展姿换颜、变靓变美。打造4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项目竣工39个,乡村振兴PPP项目完工25个。油城村创成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电商配送实现乡村全覆盖,入选2023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被评为国家首批“品牌产业园示范基地”。庙口农产品交易中心敲响全市农村土地入市“第一槌”。3.2万改厕户实现一键报抽、一键报修,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覆盖率100%。获评全国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首批全市唯一“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文明家园”行动先行县、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县、全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全省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单位。
“下一步,我们全县上下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奋斗为笔,以实干为墨,用心书写县域治理‘三起来’淇县实践新篇章,努力在鹤壁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新征程上当先锋作表率。”淇县县长侯明森说。
本版图片均由张胜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