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沃土优环境(改革开放的河南实践之许昌篇)

乘改革之势,蓄发展之力。长葛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软硬件同步提升,成为文明之城、宜居之城。
□左瑛君 张浩 孟龙
“税务部门来公司为我们开展了一次‘定制服务’培训,真是一场‘及时雨’。”11月25日,在长葛市天隆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张文峰高兴地说,“因人员调整,新进财务人员对公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业务不熟悉,导致相关业务无法顺利开展,税务部门的培训让问题迎刃而解。”
张文峰口中的“定制服务”培训,是长葛市今年启动的高新技术企业“定制服务”,也是长葛市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出的真招、实招。
长葛市坚持把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市域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紧盯影响营商环境的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重点问题,着力查找和推动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不断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以高品质的营商环境保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长葛市营商环境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蝉联许昌各县(市、区)第一,并入选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在河南上榜的县(市)中排第一位。
栽下“梧桐树”
引得“金凤”来
企业愿不愿意投资、能不能汇聚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强不强、发展后劲足不足,营商环境是关键。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吸金能力的直观体现,可以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是软实力,也是竞争力,更是生产力。
为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长葛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40多个部门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为营商环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该市出台了《长葛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围墙内的事交给企业,围墙外的事交给政府。”长葛市建立县级干部分包企业、企业首席服务官、惠企直通车等机制。制定工业转型“一主八辅”、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10个政策文件,对企业创新发展,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上市等给予扶持。
“从选址到试生产,大概经历了有两个半月的时间,这个速度是我们之前确实没有想到的。”近日,长葛市普赫姆汽车排气系统基地项目负责人康海明说,“能在短时间内让项目落地并投产,得益于长葛探索建立的‘土地超市’制度。”
普赫姆公司使用的厂房,是一家制造企业的旧厂房,由于企业未能达到预期产能,一直闲置。像这样由于各种原因闲置或者低效的工业土地有三四百亩,而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这几年每年全市新进的企业,又面临着土地指标紧缺、项目等土地的窘境。
为盘活存量闲置或低效工业用地,在对闲置或低效工业用地摸排整合的基础上,长葛市探索建立“土地超市”制度,借助大数据精准匹配项目方和土地供应方,实现从“项目等土地”到“土地等项目”。
“土地超市”制度的运用有效破解项目建设用地瓶颈,让普赫姆公司这样招商引资的项目顺利落地。从签约到选址,再到调试设备、试运行,刷新了项目落地的“长葛速度”。该公司是继已投产运营的百菲萨环保科技(河南)有限公司年处理11万吨电炉炼钢除尘灰项目之后,落地长葛的第二家德国独资企业。
自今年2月份“土地超市”建立以来,长葛市已对390多亩的闲置建设用地进行了集约利用,并新引进了产业前景好的各类项目20余个,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
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加速项目落地,还促进创新活力不断迸发。目前,全市56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88亿元,为年度投资计划的110%;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81家。
助企解难题
提升获得感
在长葛,民营经济为全市创造了85%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贡献了90%以上的税收收入,可以说民营经济是拉动长葛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创业就业的主渠道,也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在长葛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9月1日,长葛市税务局、长葛市工商联联合举办“税务局+工商联”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暨支持和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签订仪式,旨在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分类施策靶向发力,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切实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在纾困惠企政策落实中,“直达”成为重要要求。“我们积极组织涉企各部门开展形势政策宣讲活动,内容涵盖理论学习、政策解读、国内外形势及环保、税务、金融政策知识等,宣讲教育覆盖长葛市全域企业。”长葛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许洁说。
好政策重在落实落地,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长葛市完善工作机制,帮助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增强发展信心,稳定发展预期。
“助力企业破瓶颈、解难题、激活力、增信心,长葛市进一步完善联席例会制度,强化县级领导联系分包重点企业和‘三项工作机制’,及时了解、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许洁说,长葛市总商会分别与法院、检察院等职能部门组织开展“促进两个健康、优化营商环境,工商联+”系列活动,成立“非公企业多元解纷工作站”,为企业发展开启法治护航、绿色发展护航,面对面为企业家解决问题和困难。
深入开展“万人助企联镇帮村”活动,今年以来,全市40名县级领导、308名科级助企干部,坚持“双十工作日”送服务上门,已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17个,问题办结率100%。驻“万人助企联镇帮村”活动办法律援助组已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226次,梳理法律风险点51个,提出整改意见90余条,解决问题40个。
举办专场招聘会等活动21场,提供岗位超2.3万个,达成就业意向7000多个,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4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3万人。开展“万人助企惠企政策和精准法律服务进企业”等宣讲活动27场,印发省90条、许昌80条等政策汇编5000余册,推动上级惠企政策落实到位。
今年以来,长葛市开展政银企专场对接活动22场次,覆盖652家实体企业,达成融资合作意向25.83亿元,已向210个融资主体累计放款14.02亿元。
长葛市“万人助企联镇帮村”工作去年总评居许昌市首位,今年有11项做法被省、市列为典型案例。今年上半年,长葛市“万人助企联镇帮村”企业满意度居全省第二位,综合位次居许昌市第一。
厚植“经济植被”,一流的营商环境推动长葛市经济保持着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各类经营主体5800户,居许昌前列;宝润达等7家企业入选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金汇不锈钢入选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河南仅14家。
审批在提速
服务有“温度”
“现在办事真快捷,动动嘴,营业执照就办好了,这服务不但贴心,还更省心。”在长葛市“市民之家”市场监管窗口,看着手里的营业执照,长葛市民苗文选赞不绝口。
苗文选所说的“动动嘴”是长葛市“市民之家”设立的企业登记帮办代办业务,由登记代办员帮助申请人办理注册登记业务,办事人只需向代办员说明注册的公司名字、经营范围、出资金额和出资比例、注册地址、法人监事财务人员等信息,代办员代为制作标准化办事材料,并利用屏幕核对内容,实现受理、审核、代办三步合一,即时出证,达到一站式代办服务。
“企业登记帮办代办业务就是要让群众少进门、少跑腿、少折腾,解决‘多地跑’‘折返跑’的难题,真正方便群众办事。”长葛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娅说,要围绕便民利企服务目标,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持续优化办事流程,助推“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实,进一步促使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长葛市大力推行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增加政策透明度,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提升效率,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机制;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将企业设立、变更登记改为即办件,向线上搭建“数字桥梁”,线下打造“一站式服务代办”模式转变,进一步提高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切实增强办事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目前,长葛市政务服务即办件事项2144项,即办件事项占比100%;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率达95.92%;平均每日代办事项50件,网上代办事项20件。
此外,长葛市还全面实行投资项目审批百日办结,企业开办一环办理、一日办结,全程电子化办件率达98%以上,网上办件量居许昌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