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建立多方联动机制 深化平安边界创建
□卢松 杨天凌 寇志强
漯河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平安边界建设,将该项工作纳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平安工程建设之一,民政部门强化工作落实,建立多方多部门联动机制,扎实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依法维护界线附近地区和谐稳定。
建立部门横向联合机制。充分发挥平安边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长效作用,深入开展各自领域内纠纷隐患排查工作。定期开展多部门会商座谈,横向建立相关部门权责明晰、各司其职、合力共建的长效机制。
纵向建立市县乡联动机制。建立了市、县(区)、乡三级联动机制,实行边界情况和界桩管理月报制度,动态掌握界线附近地区影响和谐稳定的因素,做到早发现、早化解。市政府牵头签订了市、县、乡、村四级睦邻友好协议,扎实推动平安边界建设在乡村深入见效,实行群防群治,推动睦邻友好协议落实,形成共建平安边界新常态。
建立党建引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机制。与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开展以边界线红色乡、村为重点的走访宣传活动,组织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学习边界条例和界线知识,分享落实睦邻友好协议经验和故事,弘扬老区精神,激励群众珍惜和平,共建平安家园。
建立边界应急处理机制。市、县(区)建立健全了边界地区纠纷隐患应急处理机制,4条市级、6条县级边界线双方均共同制订了边界矛盾纠纷排查会商处置应急预案,做到信息上报、原因了解、资料提供、处置建议及时到位、流程明晰。
完善联合界线检查机制。按照“一个方案、两次会议、三个阶段、四项成果”要求,精心组织第四轮市、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严格进行重点段、重点位检查,确保界线联检扎实规范,有效维护边界清晰稳定。
建立三级界桩管护机制。实行界线界桩三级管护责任制,选好界管员,签订界桩管护委托书,明确管护职责。实行“一桩一人一证”,加强界管员培训,每年给予500元管护补贴,建立界桩管护员微信联络群,常态化了解界桩日常维护情况,夯实平安边界创建的基层基础工作。
建立界线档案信息化机制。建立《漯河市行政区域界线信息管理系统》,将界线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并动态更新,建立高效检索查询,提高界管档案查询使用效率,为界线联检的实地踏勘及对行政区域界线实地认证、处理边界争议纠纷提供快速服务。
漯河市通过创新建立多种工作机制,平安边界创建工作不断深化,睦邻友好协议得到落实,与毗邻市、县边界线长期和谐稳定,群众睦邻友好,边界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