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防控,许昌实现“场所码”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 王平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烜)“您好,请扫码入内。”5月26日,到许昌市胖东来时代广场购物的市民李晓霞,在进入商场前,按照提示音要求,熟练地打开手机,完成了“场所码”扫码的“规定动作”。
记者从许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获悉,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精准化、信息化的重要举措,许昌市已完成294795个市场经营主体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公共场所(含小场所)的注册,完成率109.3%,实现了“场所码”全覆盖。
2022年1月20日,许昌市启动“场所码”系统建设工作,历经开发、调试、压测、安检等阶段后,于2月25日正式运行上线许昌“场所码”,随后又按照省级标准率先完成“场所码”升级改造。5月15日,许昌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佩戴口罩和使用场所码的决定》,从立法层面保障“场所码”全面推广应用。同时,许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对外公布“场所码”服务电话,第一时间解答社会疑问,及时解决场所码申领、使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推动社会各界形成了主动申领、注册和使用的良好氛围。
许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关注“场所码”落地应用,许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针对“场所码”有关问题重点跟踪、件件落实,不断提升“场所码”平台技术保障能力和工作水平。许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还组建了30多个检查组,开展多轮次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列清单、建台账,实施挂图作战,逐一销号清零,确保“场所码”申领应用工作高效推进。
为精准分析“场所码”申领使用后的效果,许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发挥大数据分析能力,从数据角度为许昌重点场所管理、病例流调、疫情防控等提出意见及建议,为实现精准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许昌市还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场所码”的申领流程、信息修改指南等知识,方便社会各界及时申领,正确使用“场所码”,逐步形成群众出行必扫码的行为习惯。
下一步,许昌市将进一步完善技术手段,用新技术提升精准防控能力,推动“场所码”使用更方便,推动“扫码进入”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