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打造创新策源地,河南又上新

    “构建包含省实验室、省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等类型多元的创新平台,无疑是在打造一个大有前途的创新策源地,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本报评论员 于晴

    超级疫苗、稀有金属冶炼、更强韧更灵活的高端设备基础件……河南省实验室再添新成员!3月22日,河南省第二批省实验室和省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集中揭牌,共有3家省实验室、13家省中试基地和15家产业研究院。

    “创新家族”再次集体亮相,其中最受关注的还是3家省实验室正式揭牌。众所周知,实验在科学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实验,就不会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没有产业的迭代升级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作为承载实验活动的场所,实验室也越来越成为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载体。去年下半年以来,围绕重构重塑省实验室,河南连续揭牌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3家省实验室。此次新增的龙门实验室、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充分显示了河南抢抓发展机遇、打造国家创新高地的胆识和决心。

    观察此次省实验室、省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名单,会发现以下让人惊喜的特点。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创新驱动发展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此次揭牌的3家省实验室,从智能装备、先进制造,再到材料科学、生物医学,体现了深远的前瞻性布局。且装备制造与新材料、稀有金属与冶炼提纯、疫苗与食品安全等研究方向,体现出了学科的交叉特点。

    21世纪是大科学时代,现代科学探索越来越强调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学科交叉,知识生产和学科发展也就更需要依赖具有强大科研组织能力的实验室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另外,就科技创新本身而言,只有在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攻克“卡脖子”难题,才能占据创新制高点、赢得竞争主动权。

    创新的链条越发清晰。我们通常把修路架桥称为“旧基建”,5G、大数据等称为“新基建”。高水平的实验室体系也可以看作一种“新基建”,都说“要想富,先修路”,构建包含省实验室、省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等类型多元的创新平台,无疑是在打造一个大有前途的创新策源地,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作为科研创新平台,省实验室、省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有的侧重于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有的侧重于应用型研发、成果转化,架起从实验室到工厂的“飞跃之桥”。省实验室体系犹如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催化酶和孵化器,以平台引人才,人才出成果,就会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延伸出相关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验室建起来不容易,发挥作用是更重要的事。形成平台效应、创新体制机制,方可力争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果,把省实验室打造成为河南科技创新的闪亮名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