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入户察民情 妙招实招解纠纷(强能力 锻作风 情满中原春潮涌)
□本报记者 王斌
2月8日,农历正月初八,太康县杨庙乡洪庙行政村杂户营村村民王某甲的女儿要出嫁,却遇到了糟心事:邻居王某乙带领兄弟众人用砖头堵门,要给喜事儿添堵。两家有宅基地纠纷,王某乙想趁着王某甲嫁女的重要日子,向对方施压,逼迫其妥协。
太康县公安局杨庙派出所所长郭勇及时赶到现场进行调解。在倾听双方诉求、实地查看涉纠纷的宅基地状况之后,郭勇认为,王某乙的堵门行为涉嫌寻衅滋事,但是简单抓人会进一步激化双方矛盾,随即决定现场调解。通过讲法律、讲政策,最终,双方同意各退一步,老邻居握手言和,婚礼也得以顺利进行。这是“六防六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省公安民警躬身入局、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一个事例。
“六防六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省各地民警充分发挥基层派出所点多面广的优势,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面妙招实招迭出。
防患于未然,是化解矛盾的应有之义。春节前,济源示范区公安局天坛派出所副所长王沙沙预判,春节期间辖区龙潭生态园内的儿童游乐场可能会出现游客聚集。
往年,出现过来此游玩的小孩子玩耍时发生纠纷,继而引发成年人之间的矛盾,甚至动手打架。为此,天坛派出所制定了预案:一方面,派民警在生态园周边巡逻,确保一旦有矛盾纠纷,可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另一方面,对游乐场经营者开展培训,发放宣传小册子,指导他们面对矛盾纠纷时,如何在警察到来之前将事态控制避免激化。“现在,很多经营人员都成了我们的义务调解员。”王沙沙说。
化解矛盾,温暖民心。2月1日,农历大年初一,嵩县纸房派出所所长刘五保接到报警称,该县青年赵某欠新安籍青年信某1万多元赖账不还,信某当天上午驾车来到赵某家讨债,身上可能带有利器。
接警后,刘五保带领同事在赵某家附近找到了前来讨债的信某。他开导信某:“孩子,别说是1万多块钱,就是10万块钱,你也不能动刀子,那样反而是害了你自己。”在他的劝说下,信某保证不再做傻事了。同时,刘五保和赵某取得了联系,督促其尽快还钱,赵某当即同意。一场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
公安民警是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力量。当下,结合正在开展的“六防六促”专项行动,以“一村(格)一警”为抓手,广大民警活跃在各地城乡,排查化解引发矛盾纠纷的民生事,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平安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