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这款优质机器人是“河南造”

    □本报记者 师喆

    刚进入9月,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的郑州之林公园环卫人员老刘就多了个“新同事”——一台外壳白绿相间、造型充满科技感的保洁机器人。

    这个“新同事”可不一般:明明无人操控,却像长了眼睛一般,专往有垃圾的地方去,一伸“手”,地面的垃圾就不见了踪影;肚子里仿佛装了地图,行走、爬坡都很自如,还能避让行人车辆;干活不怕累,学习能力强,发现哪块区域经常出现垃圾,就会增加在该区域的巡逻次数。

    “妈妈,它会吃垃圾,还会上台阶!”机器人一串动作下来,让围观的小朋友兴奋不已。

    童言童语逗笑了一旁正在查看机器人实时反馈数据的冷洁。作为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城市管养系列机器人项目的负责人,他正忙着和同事在这里进行外场试验。再过几天就要交付投用了,现在正是调试的关键期。

    “我们的所有算法都是自主开发,整机零部件也全部来自国产,是实打实的‘河南造’。”冷洁语气中满是自豪。作为一家河南本土科创企业,中原动力成立不足两年,就已快速成长为我省智能机器人产业的一匹黑马。除了在计算机视觉算法和定位导航系统上颇有建树,他们在自主研发机器人本体底盘、轻量化机械臂、关节模组等硬件方面也进步飞速,已领先于不少国内同行。

    傲人成绩的背后少不了辛苦付出。为了让机器人精准识别各类垃圾,研发团队的博士们化身“拾荒人”捡拾垃圾样本,一个月就让机器人学习识别了3万张不同形态的垃圾图像;大家经常沉迷研发忘记下班,有时为了确认线路中一处小问题,熬夜不回家将整条机械臂拆掉重装。

    但也有路过的市民发问:这么先进的机器人,真是咱河南自己造的吗?

    问题有些“扎心”,却不容回避。“过去,河南像这样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并不多。”来自湖北的河南女婿冷洁,早就想随妻子来郑州工作生活,但从前空有技术,却在郑州找不到合适的平台施展才华。

    “这几年,我明显感觉河南的创新生态越来越好,适合科研人员发展的优质平台也多了。”冷洁说。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发展机遇,河南优渥的人才政策又解除了后顾之忧,冷洁把心和家都安在了郑州,一门心思搞研发。

    刚刚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指出,河南要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中原动力就是我省新兴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乘着河南招才引智的东风,中原动力自成立之初便广撒英雄帖,不仅招来了不少像冷洁这样的外地人才,更吸引了大量豫籍优秀人才回流。“目前公司科研人员近110人,其中豫籍人才超70人。”中原动力联合创始人兼CEO林杰就是郑州人,把学到的世界前沿技术带回家乡,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河南贡献力量,是他不变的初心。

    近年来,随着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在不断拓展:去餐厅吃饭,有送餐机器人;去银行办业务,有导引机器人;疫情防控中,消杀机器人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服务型智能机器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巨大的市场规模为中原动力等新兴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订单越来越多,是认可更是动力。我们的目标就是研发更多‘河南造’优质机器人,为我省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努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贡献力量。”林杰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