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改革创新灵秀地 砥砺奋进开新局

    基层党群服务中心 张朝峰 摄

    □本报记者 王小萍 赵力文

    黄河岸边,崛起新城。天鹅湖畔,发展腾飞。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创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三门峡经济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经济发展的先行者。进入新时代,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李瑞霞等管理者清醒地认识到,开发区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的先锋,只有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开发区才能永葆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改革创新再出发。近年来,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在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勇当改革创新排头兵,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1335”战略,逐步建立完善“一区两翼三基地”功能格局,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逐步提升城市建设、民生建设、党的建设。

    砥砺奋进开新局。新一轮改革创新自去年启动实施,新变化、新气象逐步显现——整合11家国有企业,成立注册资金10亿元的集团公司;实行“大部门扁平化”,将23个内设机构精简整合为7个;建立管委会+集团公司+街道办事处的“三驾马车”运行模式;实行全员聘任、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等新的管理机制;设立老慕服务站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云端经开”政务服务中心揭牌运行,可办理事项371项……

    一批新产业、新业态项目纷纷落户开发区,为三门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5月28日,河南布科思机器人有限公司年产能近2万台机器人项目在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正式投产;中科芯集成电路与新材料应用产业园项目去年入驻,本月底投产,“三门峡芯”即将诞生;“婚旅之都”产业基地项目、环球港商业综合体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满足新型消费需求……

    聚焦经济主业

    全力提速增效

    开发区人有激情,有干劲!这是接触过开发区的人员的普遍感受。激情干劲的背后,是体制机制的激励。

    去年9月份以来,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上级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构建了由党工委领导下的“管委会+集团公司+街道办”的工作体制,剥离党工委、管委会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交由街道办事处承担;将适宜市场化运行的开发及运营发展职能交由新成立的三门峡经开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行使。通过建立并实行全员聘任、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等新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服务企业、加强社会治理,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维度全面优化发展环境。

    经过改革创新,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被激发出来,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透过经济数据看态势,三门峡经济开发区领跑发展。截至4月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0085万元,同比增长16.1%;税收收入完成9784万元,税收占比97%,全市排名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3亿元,同比增长30.3%,超出全市平均水平4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4%。主要经济指标超过要求的全市综合平均增幅30%以上目标。

    未来发展看重点项目,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加速推进重点项目。赛诺维东区搬迁项目稳步推进,计划7月底开工;创新科技大厦项目计划8月底竣工验收;三门峡经开区科技产业园项目(原中欧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土地挂牌前期准备工作;中电建健康医疗基地项目已通过实地验收,并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据统计,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全年列入省、市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6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8亿元。截至目前,完成投资25.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8%;联审联批事项完成78项,完成率87%。

    推动项目落地,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另有“大招”。以三门峡经开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积极探索市场化发展模式和经营机制,不断提高招商质效和项目落地成效。投资3000万元与北京布科思科技公司共同成立河南布科思机器人有限公司,投资5400万元与德国卫士药业合作成立医药企业,共撬动社会资金10亿元,有效拉动了社会投资。

    截至目前,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新注册企业336家,其中总部经济企业44家。新签约上海月星集团环球港商业综合体、“婚旅之都”文化产业、华元嘉信德国医疗器械等重大项目16个,总投资169亿元。

    打通3个“最后一公里”

    深化改革迈向“2.0”版

    企业办理事务跑断腿,怎么办?群众有困难纠纷,找谁解决?党组织如何连接服务党员?三门峡经济开发区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再次推动了一场改革创新。

    为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改革“向深里走、朝实里做、到基层去、往心里干”,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制定《关于在全区开展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打通3个“最后一公里”,促进开发区改革由“1.0”版迈向“2.0”版。

    联通政企服务“最后一公里”,缔造“经开速度”。聚焦经济发展,围绕服务企业、项目、群众,建设了“云端经开”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了“一平台、一件事、一专员”工作模式,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构建了“经开智慧大脑”平台,承接市级下放权限,实现云网络、云视频、云服务、云审批;聚焦服务对象,将服务事项归集到“一件事”,压减办事流程;采用“VIP私人定制”工作模式,为企业设立专属的“首席服务员”,提高办事效率,在“最多跑一次、服务零距离”实践中不断探索。布科思机器人项目从接触洽谈到签约落地用时22天,德国卫士药业项目用时17天,“婚旅之都”文化产业项目则用时7天,已经实现了“经开速度”的不断提升。

    链接党群服务“最后一公里”,营造“经开温度”。聚焦社会管理,围绕“为谁服务、谁来服务、怎么服务”的核心问题,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探索创新党服务群众的工作方法和党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建立“一中心、一站式、一群人”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以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体,以“智慧社区管理平台”为中枢,整合区域人、地、物、情、事,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渠道,以智慧城市赋能基层治理,畅通链接党群服务“最后一公里”,夯实党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基层阵地,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管理模式。

    建强党组织体系“最后一公里”,打造“经开深度”。开发区的发展史是改革开放史的缩影。三门峡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全区强党建、党建在书记、书记抓党员”的工作思路,以“党员聚党力、党力促效率、效率出效果”为宗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将学习“四史”与回顾开发区30年发展史有机融合,通过深入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学党史·办实事”“学党史·开新局”等系列活动,打通党组织连接服务党员的“最后一公里”,以党组织凝聚党员、以党员带动非党员,形成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激发全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夯实产业之基

    积蓄发展动能

    产业是经济的根基,也是区域竞争力的根本体现。

    展望“十四五”,三门峡经济开发区立足实际,进行科学谋划和精准定位,制定了发展战略,着力培育“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聚焦“黄河流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千亿级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黄河金三角新型城市功能引领区”三大功能定位,推动实现区域功能优化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拉长产业链条,助力产业升级。依托现有产业,推动产业链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实现“存量”优化升级。围绕速达纯电动汽车,引进三门峡市泓远循环技术有限公司锂电池回收项目、废旧汽车拆解项目、上海龙投威盛锂电池储能研发生产项目等上下游产业。围绕赛诺维制药,已推进中电建健康医疗基地项目、即美研心医疗整形医院、河南华元嘉信医疗器械销售有限公司引流瓶生产项目、德国卫士医药生产项目、加拿大果胶面膜项目。

    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发展能级。紧紧抓住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聚焦集成电路与新材料应用、人工智能等领域,引进中科芯时代集成电路与新材料应用产业园项目、布科思机器人项目、开封玖通机器人项目、5G呼叫中心产业园项目。拉长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全产业链,助力服务类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

    谋划产业转型,增强发展动能。聚焦城市功能重塑和新型消费升级,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瞄准微旅游,做大“增量”,打造新型城市消费功能引领区。与上海月星集团合作,在209国道周边区域布局建设环球港商业综合体项目,打造占地627亩的集商业、旅游、文化、住宅、酒店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立足生态资源、黄河文化,实施推进“婚旅之都”文化产业项目,将形成全域婚拍、婚庆、度假相融合的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打造中西部地区一站式婚旅目的地、全域旅游婚纱摄影基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