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舒展乡村振兴精美画卷

长葛卓宇蜂业生产车间 牛原摄
□本报记者董学彦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烜 本报通讯员左英珺黄彦辉
“种业小镇”品种繁多,“高大上”的农业科技为乡村“赋能”;农村电商风生水起,农民开启网上致富新路;“头雁工程”深入推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村庄绿起来、净起来、美起来,“生态底色”越擦越亮;文化活动多姿多彩,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寒冬时节,奔走在葛天大地,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舒展开来。
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长葛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政策激励,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绘出了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长葛答卷”。
“长葛市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突出‘生态、文态、业态、形态’等多态合一,全域一张图,推动长葛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前列,干在实处,让美好愿景变成现实。”长葛市委书记尹俊营说。
村村产业旺
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块土地上,能种多少个萝卜品种?
在位于长葛市石象镇的种业基地,答案是139个。
走进这个种业基地,在成排并联的大棚里,不仅“玉翡翠”“博繁里外青”“天美825”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萝卜品种被一一标注,还有色泽各异的辣椒品种600多个、长势喜人的西红柿品种520多个……琳琅满目的瓜菜新品种,让人目不暇接。
“这里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瓜菜新品种展示基地。”石象镇种业基地负责人、河南鼎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伟岭介绍,他们正在打造集种业交易、种业科技创新、种业总部经济、种业会展论坛、农业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种业小镇”。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长葛市以石象镇种业基地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育种大户”模式,成立了种业发展联盟,在12个镇的78个工作区全面推进育种基地建设。对能够从事农业劳动的贫困劳动力,安排长期工和季节性短期工,确保了群众稳定增收。目前,每个工作区已发展一个不低于200亩的种业基地,总面积达6万亩,带动贫困户955户2501人。
“我以前开车到全国各地做蜂产品购销生意,忙哩很。现在足不出户,在家借助网络就能与全国各地的蜂农联系,每天有几十个订单,每年能收入10多万元。”如今,长葛市佛耳湖镇岗李村六组的李春生虽然已经60多岁,仍能熟练地使用电脑做电子商务,把蜂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
佛耳湖镇是远近有名的淘宝镇,全镇近一万人从事蜂产品、蜂机具的生产和销售,有长兴蜂业、福美蜂业等蜂产品和蜂机具生产企业上百家,2019年电商交易额逾10亿元。
依托佛耳湖镇蜂产品和蜂机具加工的传统优势,长葛市采取“电商平台+企业+农户+消费者”模式,打造了岗李村等蜂产品电商示范村,培育电商户560多家,带动周边3万多人就业。自电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市农村新增电商从业人员3200人,网店2000余家,年交易额达30亿元,人均年收入达3.9万元,带动102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创业增收。
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既要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也离不开政府“无形之手”的支持。
豫晨农业有限公司长葛基地曾因疫情影响导致蔬菜滞销。在长葛市商务局的引导、帮助下,他们与城市社区社群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打开了周边城市社区的销售渠道。该基地负责人吴庭祥说:“现在每天都有100多箱有机蔬菜通过京东、饿了么网直达百姓餐桌,今年以来销售量逆势增长了50%。”
长葛市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突出主导品种、优势区域,建设蜂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现代种业产业示范区、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区、现代农业共同体示范区“五大示范区”,加快推动乡村产业由单一经营模式、单产业链条,向全产业链条、全方位增收的转变。
环境整治好
铺就乡村“生态底色”
走进长葛市大周镇街区,干净整洁的道路、粉墙黛瓦的民房、花香四溢的游园、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还有街角处一字排开的分类垃圾箱,共同构成一幅农村生态新画卷。
小习惯,大环保。正带着小女儿投放厨余垃圾的大周社区居民王新豫说:“闺女还不识字,已经记清了垃圾箱上的不同标志。”从3月初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以来,垃圾分类已经成了大周群众的“新时尚”。
在长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连年被列入十大民生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乡村振兴铺好“生态底色”。
“垃圾清零”净起来。长葛市瞄准农村垃圾污水、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三大短板,大力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模式,实现农村垃圾处理100%,有11个镇实现了专业化保洁托管、12个镇已选取138个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坚持因地制宜、质量第一、整村推进、监管并重,扎实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整村推进村庄221个,全市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5%以上。其中,2018年完成整村推进村庄64个,共计16939户;2019年完成整村推进村庄84个,共计23284户;2020年完成整村推进村庄73个,共计20700户。
“绿满长葛”美起来。长葛市多次召开观摩会、现场会,全面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新农村。在抓好乡村宅旁、村旁、路旁、水旁“四旁”绿化工作中,该市激发群众“果树进村”的积极性,并结合冬春绿化,按照每人一棵树的标准,采取“政府补一些、镇村贴一些、群众拿一些”模式,鼓励群众在乡村主干道两侧、房前屋后、闲置空地种植果树,建成了一批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四季有景、花果飘香、富裕和谐的绿色生态乡村。
城乡融合动起来。作为郑许一体化的桥头堡,长葛市坚持规划引领,完成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完成43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推进城乡贯通,实施彭花公路等道路改造提升工程、4号路绿化提升工程和农村公路“通村入组”工程,实现“村村通公交”全域覆盖;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向村庄延伸,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共培育电商示范镇4个,示范村11个,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全面小康决战决胜时刻,乡村振兴必须秉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与城市同频共振,要发挥生态、文化功能,加速产业融合,满足人们对休闲旅游、农事体验、健康养生、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的需求,开拓乡村振兴更广阔的空间。”长葛市市长张忠民说。
“头雁”领着飞 筑牢乡村治理根基
“俺村以前是一个穷村、乱村。村委会只有三间破房,进门门框碰头,连村‘两委’的牌子都没地方挂。村民人心涣散,党员活动也组织不起来。”说起刚上任时的情景,长葛市后河镇闫楼村党支部书记闫东锋记忆犹新。
如今的闫楼村,换了模样。全村治理7座“垃圾山”、建起了7个小游园,新修了柏油路,拥有了占地近千平方米的村文化大院,让村民办事有平台、活动有场所。在推动产业发展上,闫东锋看准当地产业优势,引入河南大森机电有限公司打造产业扶贫基地,让贫困户既能在“家门口”打工,又能享受利润分红。
从昔日的“上访村”到如今的“明星村”,闫楼之变,是长葛市以基层组织建设促乡村振兴的生动剪影。
长葛市以建优建强基层党组织为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深入开展“创五好、强双基”示范行动,按照不低于村(社区)总数20%的比例打造村(社区)示范点82个,在许昌市召开的两次“创五好、强双基”示范行动现场观摩活动中,分别取得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长葛市创新实施“头雁工程”,遴选出一批党性观念强、干事能力足、工作业绩好、群众威信高的村党支部书记组建“头雁”队伍,定期举办“头雁论坛”,开阔视野、交流提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派驻第一书记,新派驻村第一书记80人。
阵地建得强,服务有底气。近年来,长葛市投入资金上亿元,使所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室达到面积200平方米、活动场地400平方米的标准,完成不达标村室“清零”任务,村级组织阵地面貌焕然一新,服务群众功能更加完善。
长葛市坚持强化党建引领,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速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蝶变”。目前,全市拥有经营性资产的村级组织在85%以上,挂牌成立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的村(居)达100%。
文化全推广
文明新风入农家
前不久,一场“歌颂党恩、孝老爱亲”乡风文明文化节演出在长葛市增福镇增福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100多位老人和贫困户欢聚一堂,赏节目、答问题、吃饺子,其乐融融。
推动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长葛市突出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着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近年来,该市以文明村镇创建为统领,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广泛开展道德模范、五星级文明户、“五好”模范评选,成功创建了一大批国家级、省级、市级文明村镇,实现了乡风文明与美丽乡村创建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为了让先进文化全面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该市大力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投入使用,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覆盖面达到100%,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覆盖面达到65%以上;组织领导干部、劳动模范、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基层干部等参加的义务宣讲队开展基层宣讲活动700多场次。
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长葛市开展了“文明长葛·欢乐中原”“舞台艺术送农民”“快乐星期天”“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百姓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传递正能量的“源头活水”,全市每年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
为推进移风易俗,常态整治农村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长葛市所有行政村(社区)都建立“一约五会”(即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和孝善理事会),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以及爱护村容环境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形成了以闫楼村为代表“百姓食堂”,以西辛庄村为代表“党员干部带头制”,以刘麻申村为代表的拍照登记“备案制度”三种红白事办理模式,红白事新办简办率达到98%以上。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砥砺初心。长葛市聚焦聚力乡村振兴,统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克难攻坚,开拓奋进,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