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党建引领的“许昌作为”

    童心向党,幸福成长

    □本报记者 董学彦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烜

    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党建出彩,筑梦之基。

    从率先推行无职党员“一编三定”工作法,到上万名在职党员服务社区深化“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从每年“雷打不动”开展党建集中观摩活动,到全面实施“创‘五好’、强‘双基’”示范行动;从强力推进“党建+”行动,到获得“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殊荣,成为全国基层党建领域的佼佼者……许昌市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阵地高高飘扬,打造出一个个党建品牌,汇聚起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强大动能。

    “党建是干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强了就是竞争力,抓细了就是凝聚力。”许昌市委书记胡五岳表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许昌将高质量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奏响了以高质量党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激昂旋律。

    固本强基——    让红色阵地全面过硬

    走在许昌市魏都区的社区街巷,处处可以看到和谐幸福的生活画面:精心打造的“15分钟养老圈”“15分钟智慧阅读圈”“15分钟健身圈”,让辖区居民享受高质量的养老、健身、娱乐便捷生活;集便民服务、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于一体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红色党徽突出醒目,为前来办事的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他们享受一流的办事效率……

    3年前,魏都区西关街道许烟社区党支部书记侯晓一走马上任时,社区办公还局促在一个只有两间房的车库中。如今,这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成为许昌市阵地面积最大的城市社区,吸引了许昌城市基层党建学院落户此地。

    “我们对标创建‘五好’党组织、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要求,聚焦聚力‘头雁作用发挥好、阵地功能发挥好’等五个方面,让居民的需求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满足。”侯晓一说,现在社区设有便民服务中心、志愿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等“七中心”,服务群众更有底气。

    11月27日,全省城市基层党建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在许昌举行。与会人员到许烟社区等地实地观摩,对许昌市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像许烟社区一样,许昌市委按照“一有七中心”建设标准,对所有城市社区进行了规范化建设,累计投入3.3亿元建成175个“一有七中心”规范化社区,全面提升社区党建阵地,面积由平均200多平方米扩大到700平方米以上。

    以“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制度深化城市各领域党组织共驻共建,是许昌市加强基层党建的另一举措。

    何为“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双报到”指驻区单位党组织到社区报到,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双报告”指驻区单位报告参与共驻共建情况,在职党员报告参与社区活动情况;“双服务”指驻区单位和社区相互服务。

    许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同民介绍,“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制度的实施,使街道办事处、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织打破了行政隶属壁垒,共商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党建、共同服务群众。目前,全市已有1047个单位党组织、3.3万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各类共驻共建活动2000多次。

    基层党建,亮点频现。

    “人在外地打工,咋参与决策?”当初,长葛市后河镇闫楼村一名流动党员提出的问题,让村党支部书记闫东峰受到了启发:采用“党建+互联网”的创新做法,搭建互动新平台。

    12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闫楼村时,村党支部书记闫东峰正拿着手机,把上周全村财务收支情况拍成照片发至党建微信群。出了村的党员只要加入党建微信群,党支部的重要决策一个不落;关注微信公众号“闫楼我的老家”,村里的大小事一目了然。

    “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核心和堡垒作用,就要顺应发展要求和群众需求。只要根扎得正,树就长不歪!”闫东峰在接受采访时深有感触。

    无职党员编员进组,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发源于建安区前宋村的“一编三定”工作法,巧妙解决了无职党员发挥作用难、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的问题,如今已被全省推广。

    在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评选中,许昌市荣获最佳案例奖1个、优秀案例奖1个,占全省获奖案例的一半,“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品牌持续擦亮。

    培根铸魂——    让红色基因镂刻于心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在长葛市区八七路,有一排青砖灰瓦的低矮建筑,模样“普通”,却是全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吸引了许多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前来学习感悟,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叩问初心。

    门前广场上,“中央河南调查组旧址”几个大字分外醒目。回溯时光。1961年4月至8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的习仲勋受中央委派,率领12人中央工作组到长葛蹲点调研,他坚持“真理必须到群众中去找”,查风纠偏,秉笔直言,造福百姓,史称“长葛调查”。

    59年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入实际、实事求是,敢于担当、亲民爱民的精神和作风,为许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扭住发展不放松,不刮风、不折腾,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理念,成为许昌市广大党员干部镂刻于心的红色基因,贯穿于出彩许昌建设的每一步征程中。

    “初心是什么?使命干什么?群众盼什么?许昌怎么干?”在去年召开的许昌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胡五岳提出的“四问”,振聋发聩。

    实字当先,许昌抓好“十破十立十强”:围绕党的建设、脱贫攻坚、营商环境等十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逐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致力在“破解突出难题”上探索路径、在“建立长效机制”上打造样板、在“增强工作实效”上走在前列。

    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许昌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在全市开展“创‘五好’、强‘双基’”示范行动,全市每年计划评选出10个“五好”乡镇(街道)党(工)委、100个左右“五好”村(社区)党组织,形成“串点成线、拓线成面、整体提升”的工作局面,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

    出台了《关于实施“党建+”行动推动中心工作的意见》,通过“党建+深化改革”“党建+三大攻坚战”“党建+文明创建”“党建+开放招商”“党建+民生改善”“党建+信访稳定”等,形成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发展的新局面,走出了一条具有“许昌特色”的党建发展之路。

    哪里有项目建设,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重点工作,哪里就有共产党员。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许昌魏都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刘国峰至今难忘:为了城区水系环通工程建设,七天七夜没回家,吃住都在办公室,最多一天接打381个电话;寒冬腊月,下了大雪,大家裹着大衣上工地,忙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

    靠着广大党员干部的苦干实干加巧干,许昌从一个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有全国人均量1/10的“干渴之城”,变身满城碧波的“北方水城”,成为中西部缺水型地区治水兴水的典范。

    党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2019年,许昌市生产总值3395.7亿元,是1949年的570.4倍,总量稳居全省第4位;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中,获得省辖市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强筋壮骨——    让红色引擎激发活力

    民营经济是许昌的特色和优势。许昌市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0%以上,民间投资占全市社会总投资的90%以上,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市就业总量的90%以上,民营经济规模之大、分量之重、占比之高、活力之强,在全省首屈一指。与此同时,许昌市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到98%,党的工作覆盖率保持在100%。

    60个党员示范岗分布在一条条流水线上,30个党员责任区开辟在一个个车间内,黄河集团坚持党建与生产经营“双轮驱动”,推行“车间党建”,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能量。

    许昌市加强非公经济党组织建设取得的一项项成绩,无不展示着创新的探索和集体的智慧。

    森源集团组织党员技术攻坚队开展攻关,在疫情期间仅用21天就研发生产出5G智慧型负压救护车和医疗救护方舱系列车辆;开普检测组建党员突击队,通过智能电网论坛、继电保护行业年会等进行产品和服务营销,带动新老客户群快速回归,今年9月在深交所成功主板上市。

    大张过滤秉承“党建引领发展,科技促进腾飞”发展理念,鼓励每名党员亮岗位、亮职责、亮承诺,先后有36人次提出61个创新“金点子”,其中70%转化为生产力,助推企业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压滤机生产企业。

    “党员犹如企业肌体中的‘红色细胞’,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同频共振、互融共进,党的领导和企业发展才能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大张过滤董事长张振利表示,红色引擎已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非公企业党建“一片红”的背后,党委政府引领起到了关键作用。许昌市在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中设置发明创新、安全生产、市场营销、质量监督、节能减排等30多类岗位,推动7944名无职党员上岗履责,上岗率达98%。去年以来,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完成科技攻关项目500多个,创造经济效益近3亿元,节约成本7000多万元。

    践行新发展理念是一场“接力跑”,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次“耐力赛”。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许昌展现出一幅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良的绚丽画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