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两任书记接力东乡村幸福花开

    从洪涝灾害严重、土壤贫瘠的小村庄,到产业强、环境美的幸福村。在河南移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信阳市淮滨县栏杆街道办事处东乡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富裕村的幸福蝶变。

    “要不是河南移动的帮扶,我做梦也想不到会过上现在的日子。”说这话的是东乡村村民陈华周。因小儿子因病致残,医药费入不敷出,陈家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河南移动驻村扶贫工作队入驻东乡村后,主动与陈华周家结成帮扶对子。前任河南移动驻村第一书记梁冰更是多次来到陈华周家中,送米送油送肉,积极帮他找工作、搞养殖,找脱贫致富的路子。如今,陈华周在县城里做起了绿化工人,妻子郭西玲有了保洁员公益岗位。去年年底,脱了贫的陈华周一家从原来的旧房子搬进了村里的新社区,住上了3层小洋楼。

    “咱河南移动的驻村干部给我出主意、对接政策,我还养了十几亩的小龙虾。下一步,我准备在小龙虾塘里种上水稻,稻虾共养,让俺家的收入再翻一番。”说起未来的打算,陈华周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陈华周只是东乡村400多贫困人口的一个缩影。经过驻村工作队的持续帮扶,东乡村已于2016年正式脱贫,目前已脱贫88户432人,现有贫困人口6户8人,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45%。

    驻村工作队利用省公司投入的帮扶资金,先后完成新村部、文化广场、爱心超市、和谐大道建设,改造了新社区变压器、太阳能路灯和社区绿化,如今村里设施完备、户容干净、村貌整洁。同时,河南移动还发挥自身优势,为村里新建了移动基站,实现宽带到户,在村内建设安防监控平台和云广播平台,实现对村内道路、厂区、河道、幼儿园等重点区域的监控。

    “我们还想方设法提升村民的精气神,开展端午节慰问、设立扶贫助学基金、开展文明示范户和优秀学子评选、关爱留守儿童等各种活动,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有了很大提升。”说起村里的变化,已接过“扶贫接力棒”的新任河南移动驻村第一书记滕江涛如数家珍。

    精准扶贫,产业是关键。东乡村全村土地约为3000多亩,但可耕地面积仅有1600多亩。大量的青壮人员外出打工,是一个无企业、无特色产业、无集体经济的“三无”村。

    河南移动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传统产业特点,因势利导在东乡村发展优质水稻种植、肉牛养殖、猕猴桃种植等特色种植养殖业,贫困户通过参与分红、土地流转和入园务工等多种方式实现脱贫增收。

    2015年以来,河南移动先后向东乡村投入扶贫资金329万元,帮助引进资金850万元,累计安排扶贫项目12个。2019年东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5.96万元,同比增长54.87%,贫困家庭人均收入增幅超过20%。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东乡村“三委”班子逐步建强。河南移动驻村工作队与村“三委”积极配合,持续推进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建设和保障建设,积极开展晨访夜谈走访,精准落实“1+N+M”帮扶措施,彻底改变了东乡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面貌。

    东乡村由此获得了该县基层党建红旗村、产业发展红旗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和综合工作、脱贫攻坚一等奖,人居环境二等奖等诸多奖项。今年8月,东乡村顺利通过国家扶贫工作普查。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努力把支部带强、把支书带优、把党员带好,变扶贫输血为自我造血,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河南移动驻村第一书记滕江涛信心满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