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洛阳空气质量改善率居全省和汾渭平原双第一

    本报讯(记者 田宜龙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沈若宸)10月9日,记者从洛阳市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上获悉,前9个月,洛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91天,同比增加61天。全市综合污染指数为4.657,同比下降19.8%,同比改善率在全省和汾渭平原城市中均排第1位。

    今年以来,洛阳市空气质量得到大幅改善。PM10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78微克,同比下降22.8%,下降幅度在全省排第2位,在汾渭平原城市中排第1位;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44微克,同比下降24.1%,下降幅度在全省和汾渭平原城市中均排第1位。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污染防治,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各项指标持续向好。”洛阳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今年洛阳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共确定12大类200项具体任务,其中56项已经全部完成,其他的也在稳步推进。前9个月,洛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耗量为1406万吨,完成节点控煤目标。

    同时,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高排放企业搬迁疏解工作,今年共确定35家企业退城搬迁改造,目前已完成28家,正在按计划实施搬迁退出7家。此外,洛阳在工业污染及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散乱污”企业整治、扬尘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中,持续加力,施以重拳,取得扎实成效。

    洛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秋冬季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时段,洛阳市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从严治标、持续治本,扭住重点一抓到底,聚焦瓶颈攻坚克难。在治标方面,重点抓好工业减排、燃煤减量、机动车尾气达标、扬尘管控、秸秆禁烧、重污染天气管控六项重点任务;治本方面,切实抓好产业、能源、空间、运输“四大结构”调整,强化责任落实,强化节点管理,一天一天地盯、一微克一微克地抠,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地抓,确保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坚决打赢这场收官战决胜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