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匠星耀中原 奋勇争先创未来丨张喜平:从技术尖兵到销售先锋

张喜平,河南平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织布公司销售员。1995年,张喜平进入平棉集团工作,成为车间的一名挡车工。在从技术岗位转向销售岗位之后,她在提升销售收入的同时,不断挖掘绿纤产品线、创新产品新路径,为企业创新转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张喜平先后荣获“鹰城职工技术明星”“平顶山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又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从“逃兵”到“标兵”
从挡车新手到技术标兵,张喜平在高劳动强度的织布挡车岗位上坚守了18年。
刚进入公司时,由于不适应,张喜平还“逃跑”过一次,家人反复劝说后才重返工作岗位。面对陌生的织机和单调枯燥的工作,张喜平一时难以适应高强度的摆梭工作,常常因动作慢而影响挡车工的进度。于是,她暗下决心,埋头苦练摆梭技能,别人要跟师傅学三个月才能独立工作,她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有次摆梭考试,规定的5分钟摆35把,我摆了50多把,教练以为记错时间了,又反复考了我两次,发现没有错,之后调我去干挡车工作”。
为了快速高效地打结,张喜平每天要练习数百次,边练习边揣摩如何缩短打结时间。“只挡车三个月我就参加技术比武了。”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技艺,她连续8年在公司举办的操作比武中夺冠,先后被评为“优秀操作能手”“创单项操作技术新纪录能手”“首席操作工”等,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标兵。
每年240多天在外奔波
2013年,张喜平经平棉集团推荐前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习,4年后,转型成为织布公司销售员。
面对全新的领域,勤奋好学的张喜平迎难而上,她认真学习营销知识,做好定量数据汇总,深入市场调查分析,不断优化销售策略。在销售员岗位上的8年来,她每年至少有240天奔波在全国各地市场,积极拓展客户资源,详细了解客户需求,精准推介公司产品。凭借胆大心细的工作作风和服务至上的理念,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张喜平实现了从技术骨干到销售精英的华丽转身。
数据显示,织布公司销售收入从2019年的2.9亿元到2024年突破6亿元,其中张喜平个人销售额占比逐年攀升,2019年至2024年分别为10.24%、21.17%、23.61%、32.70%、46.14%、55%。
“全知全能”的销售员
近年来,国内市场纺织新品种不断涌现,张喜平紧盯市场变化,与公司研发人员一起走访市场,进行有机棉、再生棉、再生涤、再生麻等绿色纤维市场前景及实用效果的调研,提出了向绿纤订单转移并开设专用生产线的建议。同时,张喜平结合自己多年的生产操作经验,又向公司提出了麻纺产品的设备改造、创新操作法、更换专用配件等一系列改进建议,车间织造麻纺新产品效率从45%跃升到90%。
为更好地了解市场最新动向,张喜平带领团队轮流在绍兴办事处值班,深入了解客户接单情况,主动向客户介绍平棉麻纺优势。“去年宜兴的一位客户因交货日期紧急,晚上十点找我们帮忙调纱,团队全体成员连夜协调生产、物流等多部门,在24小时内完成了从生产、打包到发货的全流程,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2024年,在纺织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绿纤业务推动企业销售收入逆势增长,平棉集团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被评为中国棉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